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华为智选车新布局:智界独立,中端市场抢位战打响

   时间:2025-08-24 17:27:3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华为的汽车合作版图中,一个备受瞩目的名字是“问界”。这不仅因为问界系列车型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更因为其与华为合作的默契程度,让不少业内人士为之侧目。一位华为员工在被问及华为最偏爱哪个“车界养子”时,毫不犹豫地给出了“问界”的答案,理由很简单——赛力斯(问界的合作方)最配合。

回顾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历程,不难发现这份默契的由来。合作前,赛力斯销量低迷,新能源车业务尤为乏力,燃油车市场也在萎缩,企业面临巨大压力。然而,自2020年与华为携手后,赛力斯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问界系列车型在2024年销量突破49.7万辆,公司净利润更是高达59.46亿元,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华丽转身。

在北京的蓝色港湾展厅内,问界M8与智界S7并肩展示,巨大的HUAWEI标识引人注目。尽管两款车型都带有“界”字品牌,且消费者很可能将它们视为华为出品,但实际上,它们背后分别站着奇瑞与赛力斯两位不同的汽车制造商。这一场景,恰好反映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布局。

不久前,华为与奇瑞签署了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宣布成立由奇瑞汽车100%持股的独立法人实体“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这一举动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智界也将从之前的深度合作模式,逐步向市场化、独立化的运营结构过渡。

根据协议分工,华为将全面主导智界的产品定义、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而奇瑞则专注于生产制造与供应链管理。这种“华为管市场、奇瑞保生产”的分工模式,与之前的赛力斯模式颇为相似。可以说,华为正在试图在中档车市场复制赛力斯的成功。

华为的鸿蒙智行体系下,共有五“界”布局,分别是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与北汽合作的享界、与江淮合作的尊界、与上汽合作的尚界,以及与奇瑞合作的智界。这些品牌覆盖了从主流到高端、家用到豪华的全产品线。

在高端市场,问界和尊界被华为寄予厚望,被视为与特斯拉等老牌豪车竞争的“门面担当”。尤其是尊界S800,以百万元级的定价打破了国产豪华车的价格天花板,虽然发布后一度引发舆论风波,但凭借华为在中年高端客户群中的影响力,其市场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而在中端市场,华为同样需要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来抗衡竞争对手,智界便承担起了这一重任。然而,与赛力斯不同,奇瑞在过去五年里依靠燃油车和出口的强劲表现,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位数复合增长。尽管在新能源领域起步较晚,但奇瑞依然有着不俗的实力和野心。

智界的诞生,可以说是奇瑞与华为合作的结晶。早在2022年前,智界项目便已经立项,内部代号为“EH事业部”。华为派出了数百人的团队与奇瑞联合办公,从产品开发到品控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深入介入。经过一系列的筹备和升级,智界S7作为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在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高调亮相,由余承东亲自发布,首日大定订单便突破5000台。

然而,智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产能爬坡缓慢、交付延迟等问题一度引发用户不满。外界甚至传出智界S7所使用的芯片存在产能跟不上的问题,以及奇瑞将产能用于保障其他品牌生产的传闻。这些风波迫使奇瑞官方不得不澄清双方合作顺利,并加速资源投入。

如今,随着智界的独立和合作模式的迭代,双方的合作似乎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奇瑞将智界列为“第一优先战略项目”,内部资源向其倾斜,甚至暂停了原星纪元E08MPV项目,将该项目团队并入智界。华为也全面主导了智界的产品定义、资源分配等环节,将“智选车”的底层逻辑推至台前。

然而,这种合作模式下,资源配给的硬约束使得智界在众多“界”字品牌中天然成为次级版本。华为在技术和资源上的分配不均,引发了奇瑞与华为在智界品牌未来上的分歧。奇瑞希望借助华为的力量实现品牌高端化,而华为则将智界定位为中端/大众化品牌。

尽管存在分歧,但双方似乎都在努力寻找平衡点。独立后的智界将接入鸿蒙智行的销售网络,包括覆盖全国的体验中心和服务网点。技术层面,智界也将首发华为的多项新技术和系统。双方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百亿元研发资金,重点推进智能驾驶、三电系统等核心技术突破。

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华为和奇瑞的合作无疑是一场重要的博弈。双方都在试图通过这场合作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而智界则成为了这场博弈中的关键棋子。未来,智界能否在华为的帮助下打响品牌,实现奇瑞的高端化梦想,我们将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