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汽车市场的智能化进程显著加速,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2025年6月汽车智能网联洞察报告,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在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方面的装车率已经攀升至82.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16万元以下的市场区间内,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装车率也呈现出进一步增长的趋势。这一变化得益于技术的迅速进步以及硬件和软件成本的不断降低。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多个品牌的新车型纷纷亮相并开启预售。8月25日,华为与上汽合作的鸿蒙智行品牌尚界推出了其首款车型尚界H5,起售价为16.98万元。据官方数据显示,尚界H5在上市后的短短一小时内,小订数量便突破了25000台,显示出市场对这款车型的强烈期待。
与此同时,尊界汽车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其尊界S800车型在上市仅87天后,大定数量便达到了12000台。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尊界汽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高品质车型的需求。
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成为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今天,多家车企都在积极布局。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在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透露,新款智界R7的小订数量已经达到了5.2万辆。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也宣布,其高山7车型将于9月10日开启预售,这款MPV车型将标配激光雷达和智能四驱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
在制造端,上汽奥迪AUDI智造基地的正式落成标志着上汽奥迪在豪华电动车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基地年产量达36万台,专属生产AUDI车型,其中豪华电动品牌AUDI的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 Sportback已在此投产。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上汽奥迪的生产能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高品质的选择。
随着电动化转型的深入,传统车企也在积极寻求与新能源品牌的合作。奇瑞捷豹路虎宣布启动针对“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纯电车型的人才招聘,涉及多个部门和岗位。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奇瑞捷豹路虎对电动化转型的重视,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资本市场方面,东风科技近日发布公告称,其间接股东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吸收合并协议。此次合并完成后,东风投资将成为东风科技的间接股东。这一变动虽然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但对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将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迎来了好消息。江淮汽车近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73亿元,由盈转亏。这一成绩无疑给江淮汽车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国际市场方面,保时捷近日宣布调整其电池业务。其子公司Cellforce未来将专注于电池单元的研发,而之前计划扩大高性能电池生产的计划将不再推进。由于发动机故障问题,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对本田启动调查,预计涉及车辆超过140万辆。这一事件无疑给本田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声誉带来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