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vivo谨慎试水MR头显,能否打破苹果未竟之路?

   时间:2025-08-28 23:12:51 来源:连线Insight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智能手机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vivo近期迈出了一步大胆的尝试,正式进军混合现实(MR)头显领域,推出了旗下首款MR头显设备——vivo Vision探索版。这一举动使vivo成为首个涉足该领域的国内手机厂商,标志着其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决心。

MR技术融合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特点,用户佩戴MR头显后,既能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浏览界面、应用、图片和视频,又能透过镜片看到真实世界的人和物,同时利用眼球和手势等自然动作操控虚拟界面。然而,对于智能手机厂商而言,转型MR头显并非易事,它要求厂商解决从二维到三维交互的技术难题,并克服高昂的成本和商业化挑战。

vivo显然吸取了前辈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苹果在MR头显上的挫折。苹果Vision Pro因实用性不足和高昂价格未能达到市场预期,销量远低于预期。vivo因此采取了更为谨慎的策略,vivo Vision探索版在设计上注重轻便性,避免给用户留下“又重又贵”的印象。vivo目前并未透露量产计划,关键信息也保持神秘,这或许反映了其对先行者市场反馈的谨慎态度。

vivo Vision探索版搭载了第二代骁龙XR2+平台,配备Micro-OLED双目8K臻彩屏和OriginOS Vision系统,像素高达2728万。在眼球追踪和手势识别方面,该设备能实现1.5°的高精度眼动追踪和26个自由度的微手势识别,识别范围达到垂直175度。vivo还优化了佩戴舒适性,采用镁合金材料和中框风扇一体化设计,整机重量仅为398克,比苹果Vision Pro轻约三分之一。

尽管vivo在硬件配置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市场反馈显示,vivo Vision探索版仍存在改进空间。用户反映,设备的续航时间约为2.5小时,需要外接电池,影响了使用的便捷性;视场角相对较窄,沉浸感不足。内容生态的匮乏也是一大短板,应用商店内主要以空间相册、简单游戏和视频播放器为主,缺乏专业软件或杀手级应用。手势识别和眼部追踪偶尔出现延迟,流畅度有待提升。

vivo之所以选择啃下MR头显这块“硬骨头”,不仅是因为看到了市场潜力,更在于其看重MR技术在促进家用机器人研发方面的潜力。vivo认为,借助MR的高精度扫描和建模能力,可以帮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家庭环境;MR在人物表情和语义识别上的精准度,也将提升机器人的交互能力。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指出,MR积累的多任务处理和行为学习能力,有助于家庭机器人应对复杂环境,实现能力泛化迁移。

智能手机市场的内卷现象日益严重,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9%,而新机型数量却同比增长10.2%。在这样的背景下,vivo等手机厂商纷纷探索新的智能终端生意。小米、华为、荣耀等厂商也已在智能显示、机器人等领域布局,vivo也不例外,除了MR头显,还宣布成立机器人Lab,并准备进军手持云台相机市场。

然而,这些新赛道的探索都伴随着巨大的技术压力和成本压力。vivo在MR头显领域已投入大量资源,团队规模扩展至数百人,仍在积极招聘相关人才。尽管这些新业务理论上能复用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但要真正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仍需“下血本”投入。vivo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新赛道中站稳脚跟,还需时间检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