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刊登了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该研究聚焦于医生长期依赖人工智能(AI)辅助后,其独立诊断能力的潜在变化。研究范围覆盖了波兰国内的四家内镜诊疗中心,时间跨度从2021年9月延伸至2022年3月,共收集并分析了2177例结肠镜检查的详尽数据,其中未采用AI辅助的病例数为1433例。
研究设计巧妙,通过对比AI引入前后的检查质量,揭示了令人意外的发现。在AI技术尚未普及的前三个月,腺瘤的检出率稳定维持在约28.4%的高水平。然而,当AI辅助成为日常后,再让医生在无AI的环境下操作,腺瘤的检出率显著下滑至22.4%,这一变化相当于相对减少了20个百分点,绝对值下降了6个百分点。
研究人员深入剖析了背后的原因,认为长期依赖AI可能导致医生在积极性、专注度及责任感上出现衰退,同时,医生对于自我诊断能力的信心也呈现下降趋势。这种心理与行为上的变化,被形象地比喻为“谷歌地图效应”——那些习惯于依赖导航软件的人,一旦脱离技术辅助,往往会发现自己失去了独立辨识方向的能力。
此研究结果向医疗行业发出了警示信号,强调在拥抱AI技术、享受其带来的便利与效率提升的同时,必须警惕过度依赖的风险。维护并提升医生的独立诊断技能,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够稳定发挥,是医疗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研究还提醒,AI虽好,但应作为辅助工具而非替代方案。医生的专业成长和技能保持,需要持续的努力与实践,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医生职业生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在享受AI技术红利的同时,保持并提升医生的独立诊断能力,成为医疗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