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近期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这家乳业巨头遭遇了液态奶业务的显著下滑,这一板块曾是蒙牛连续五年双位数增长的“压舱石”。在总裁高飞上任一年半后,蒙牛正面临新的挑战与调整。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蒙牛乳业总收入为415.67亿元,同比下降6.9%,尽管毛利率有所提升,达到41.7%。净利润方面,受联营公司现代牧业亏损的影响,蒙牛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现代牧业因主动淘汰低产低效牛只及原料奶市场售价下降,导致净亏损9.1亿元,蒙牛作为联营方承担了其中的5.4亿元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液态奶业务成为蒙牛上半年唯一下滑的板块,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0亿元,同比下滑11.22%。这一表现与蒙牛其他业务板块形成了鲜明对比,如冰淇淋业务增长了15.04%,奶酪业务增长了12.28%,奶粉业务也实现了2.47%的小幅增长。
在蒙牛的业务结构中,液态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今年上半年虽比重有所降低,但仍达到了总收入的77.4%。液态奶的下滑,尤其是常温业务的下滑,对蒙牛整体营收产生了显著影响。高飞在业绩会上坦言,销量和综合价格均有低个位数的下降,面对市场变化,蒙牛的基本面——液态奶,尤其是常温奶面临的增量压力仍然突出。
高飞自2024年3月出任蒙牛总裁以来,蒙牛的战略方向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主导了蒙牛的“瘦身”计划,减少了大规模收购,开始优化资产组合。例如,蒙牛近期出售了雅士利国际旗下的新西兰奶粉工厂,这一动作被视为蒙牛主动管控资本性支出、评估低效资产的一部分。
在费用方面,蒙牛上半年业务经营费用总额下降了7.1%,其中销售及经销费用减少了8.4%,至116.14亿元,这一减少主要归因于销售收入下降及费用投放效率的强化。高飞表示,蒙牛聚焦精益管理,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核心盈利能力,经营利润率同比增长了1.5个百分点,至8.5%。
面对液态奶业务的挑战,蒙牛开始加大对B端市场的布局。以烘焙、茶饮、咖啡为代表的B端市场成为蒙牛新的发力点。据华泰证券研究,中国B端乳制品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预计2028年规模有望达到703亿元。蒙牛已与星巴克、霸王茶姬等头部咖啡茶饮品牌达成战略性合作,带动了整体销量的突破。同时,蒙牛通过妙可蓝多等专业奶酪品牌,增强了B端服务能力,加速了在餐饮工业奶酪领域的拓展。
尽管蒙牛在B端市场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液态奶业务的下滑仍然给蒙牛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高飞在业绩会上表示,奶业周期比预期来得更长,也更具挑战性,但这也是蒙牛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蒙牛将继续重视科技创新,加速产品创新和品类升级,向高附加值专业领域转型升级,以期在未来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