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中国芯片市场的风云变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正在上演。这个市场,据估计目前价值已达50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惊人的50%速度增长。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原本只是华尔街和白宫聆听的故事,却意外地被中国的投资者和机构深刻洞察。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芯片股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其中寒武纪的表现尤为抢眼。截至8月28日,寒武纪的股价飙升至1587.91元,一举超越了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场上股价最高的公司。自2022年以来的底部算起,其股价更是上涨了惊人的33倍。面对这样的涨势,市场开始质疑寒武纪6000亿的市值是否合理,但投行显然已经先行一步。高盛在8月24日将寒武纪的目标价上调至1835元,若以此计算,寒武纪的市值将接近7700亿元。
“寒王”、“中国英伟达”的称号不胫而走。东吴证券在4月份发布的报告中预测,寒武纪2025年的全年收入将达到52亿元,这与寒武纪自身预估的50至70亿元下限基本一致。同时,东吴证券给予了寒武纪2026年130倍的市盈率,预估净利润为22.13亿元,对应的估值为2877亿元,远低于当前的市值。
市场对此的反应热烈,但也伴随着风险。寒武纪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公司今年营业收入预计在50亿至70亿元之间,且没有新产品发布计划,市场流传的相关信息均为不实传闻。同时,公司指出股价涨幅已超过同行业公司平均水平,存在脱离当前基本面的风险。
从市场热度来看,当前确实处于高位。TMT板块的日成交额已占到A股总成交额的41%,这一比例与历史上的炒作热点时期相近,如DeepSeek时刻的46.5%和ChatGPT炒作时的50.3%。国产替代的故事虽然令人信服,但合理的价格才是投资的基础。
与此同时,国产GPU公司沐曦在回复科创板IPO首轮审核问询时表示,尽管英伟达的H20芯片已重新获批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但沐曦与英伟达的主要客户群体存在显著差异,不构成直接竞争。沐曦指出,英伟达H20芯片在AI训练任务中的大规模训练效率有限,但在AI推理场景中应用广泛,主要面向互联网厂商。
当前的国产芯片虽然在算力上有所进步,但在互联效率和软件生态成熟度上与英伟达仍有差距。国内的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场景多数仍使用专用芯片而非通用芯片,这可能导致性价比不足的问题。同时,国产芯片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面临困难,进一步加剧了内卷的压力。
芯片行业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科技产业的范畴,成为了技术路线、市场格局乃至国家力量之间的全面博弈。英伟达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和矛盾,只要有一方不肯让步,其芯片的稳定供应就将面临挑战。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这一博弈的结果仍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