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国航)、中国东方航空(东航)和中国南方航空(南航)相继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各自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据统计,三大航在报告期内同比共减少了20.08亿元的亏损。其中,东航表现尤为突出,减亏金额达到13.37亿元,成为减亏最多的航空公司;国航紧随其后,减亏9.76亿元;尽管南航的净亏损同比增加了3.05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亏损同比减少了14.31亿元。
国际航线的强劲表现成为推动三大航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上半年,三大航的国际航线客运收入、客运运力投入以及旅客周转量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与此同时,有效的成本控制以及航油价格的下降也助力三大航减少了支出,其成本支出的同比增幅均未超过5%。
东航在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尤为亮眼,不仅亏损最少,减亏金额也是最高的。财报显示,东航新开14条国际地区航线,成为国际通航点最多的国内航空公司。其国际航线客运运力投入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大幅增长了24.38%和28.74%,远超国内和地区航线。东航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国际经营的进一步拓展和成本管控的成效。
南航虽然净亏损同比有所增加,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亏损同比大幅减少。南航副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陈冬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生产经营的持续向好。南航还计划通过优化销售节奏、开展产品创新以及抓住货运旺季效益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业绩水平。
国航同样在财报中提到了成本管控的重要性。通过集约化、协同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国航在航油、起降、餐食和机务等大项成本上实现了节约。国航还加强了债务风险管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财务费用。
面对暑期票价下滑等挑战,三大航纷纷采取措施应对。东航计划下半年开辟上海至南美航线,并加强新兴市场的开拓;南航则将继续抓住电子新品上市和电商促销等市场机会,提升货运效益。国航也将继续深化成本管控,扩大效益贡献。
尽管三大航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改善,但全年扭亏的目标仍然面临挑战。市场竞争的加剧、机票价格的下滑以及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可能对三大航的业绩产生影响。因此,三大航需要继续努力,通过优化航线网络、加强成本控制和创新产品等手段,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全年扭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