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快递行业掀起了一股“反内卷”的浪潮,特别是在电商密集分布的广东和浙江两地,多家快递公司针对电商客户上调了快递费用。除浙江义乌和广东外,福建、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的快递费用也有上调的预期。
据浙江地区部分快递网点与电商商家透露,自7月底、8月初以来,电商快递价格确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此次涨价对特价快递与小件快递的影响尤为显著,但各大快递网点的业务量目前仍保持稳定。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国家此次“反内卷”政策的力度前所未有。从短期来看,这将促使单票均价回升,有助于快递企业修复利润,同时末端派费的增加也将改善快递员的收入状况,增强其职业稳定性。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有望打破“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引导快递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核心区域的快递费用上调尤为明显。为避免“价格战”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恶性循环,国家邮政局近期采取了多项措施,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的行为。快递行业积极响应,多地陆续上调单票价格,以保障企业利润。
广东地区的调价力度尤为显著,调价幅度为每票0.3元至0.7元,并设定了1.4元/票的底线价。而在广东之前,快递重镇浙江义乌已于7月下旬启动了涨价机制,快递底价从1.1元涨至1.2元/票。快递单票价格的调整有助于缓解物流服务商的成本压力,一些网点有望在新的定价机制下实现盈利。
快递费用的上涨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生了连锁反应,对电商行业的影响尤为突出。然而,这一影响并非“一刀切”。快递涨价对特价包裹与低价包裹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对于高附加值、高客单价的包裹影响则相对有限。
对于具有一定品牌、高附加值、高客单价的卖家而言,他们可以通过自行消化或涨价来转移增加的物流成本。而对于低客单价、竞争激烈的品类来说,增加物流成本可能会进一步挤压其利润空间。由于议价能力较弱,这些卖家往往难以获得快递折扣,甚至可能被迫退出线上市场。
国家此次“反内卷”政策的实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快递行业的具体体现,也是政策法规与行业自律的结合。近年来,快递行业的新进入者引发了非理性价格战,导致快递网络不稳定,并损害了快递员的权益,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2022年以来,快递企业的价格竞争再度加剧。国家邮政局指出,今年1至7月,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及单量均呈增长态势,但单票价格却出现下滑。为了遏制这一趋势,国家邮政局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内卷式”竞争,并在7月底召开了快递企业座谈会,要求确保网络平稳运行和基层网点稳定。
此次国家“反内卷”政策的力度空前,通过设定区域成本底线、建立全国价格监测平台,并搭配约谈、罚款等刚性惩戒措施,直接遏制了“低于成本价竞争”的行为。这不仅有助于快递企业修复利润,改善快递员收入,还将引导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多家头部券商发布的研报指出,快递行业在“重点产粮区”涨价后,其他区域也将跟进。叠加快递行业旺季即将到来,多重因素将对快递价格形成支撑。预计快递公司2025年下半年的业绩有望实现阶段性修复。
为了打破“价格战”的魔咒,快递企业不仅需要政策的积极引导,还需要做出一系列努力和改变。一位销售滑板的商家表示,在选择快递合作方时,他更看重服务的稳定性。这主要是因为大件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磨损、配送时效性问题,对顾客体验影响大。若快递方无法及时解决问题,可能导致顾客直接退款。
对于快递企业如何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新形势,专家提供了多方面思路。例如,提供极致服务以提升客户议价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吸引高端品牌合作;利用科技赋能实现降本增效等。电商与快递行业还可通过仓配一体化实现协同发展,提升仓储利用率,并动态调配资源以应对大促等高峰期的波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