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一种新型能源互动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广汽集团与广州供电局携手推出的“车网互动”项目,正为广州市民带来全新的能源体验和经济收益。
不同于传统新能源汽车用户仅在夜间利用低谷电价充电的习惯,现在,车主们可以在电网负荷高峰时将车载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从而获得电费收益。广州市民陈先生便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之一,他通过这一方式在高峰时段向电网送电,成功获得了近200元的电费回报。
“车网互动”的实现得益于专用充放电桩的支持。车主们可以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储能,而在用电高峰时则通过充放电桩将电能送回电网。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业务总监梁唐杰表示,广汽的磷酸铁锂电池在经过3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仍能保持在80%以上,这意味着在车辆达到报废里程时,电池仍有未被充分挖掘的潜力。
当我们将目光转向整个广东省,新能源汽车的储能潜力更为惊人。据统计,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接近300万辆,若平均每辆车搭载65千瓦时的电池,那么全省车载储能总量将达到约2亿度电。这一庞大的储能资源,无疑为“车网互动”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推动“车网互动”的加速落地,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的上网电价政策。在每日的用电高峰时段,电价相对较高,这进一步激励了车主们参与“车网互动”的积极性。
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园内的埃安智慧产线,正是这一创新技术的生动展现。在这里,一辆辆新能源汽车正在高效、智能的生产线上组装完成,它们将成为未来“车网互动”模式中的重要一环。
“车网互动”尤其适合两类人群:一类是开车通勤、在园区工作的白领,他们可以在白天停车时段将车载电能送回电网;另一类则是工作日主要依赖公共交通、周末才用车的人群,他们的车辆在闲置时也能参与电网调节。对于电网而言,车载电力在“削峰填谷”和保障电网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潜力。
随着中国社会用电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极端天气对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带来的挑战,新能源汽车参与电网调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南方电网员工招婉媚表示,以往供电公司有时需要拉闸限电以防过载,而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参与将为电网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当然,“车网互动”也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能源车企需要进一步提升电池质量,以确保频繁充放电的安全性,并在放电协议和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加强合作。
目前,广东电网公司正在积极组建“车网互动”联盟,并邀请广汽、比亚迪等车企以及运营商、聚合商加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珠三角地区将有超过60万辆新能源汽车参与常态化电网调节,共同为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