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备受瞩目的月全食天象在夜空中精彩上演,这是2024年我国境内唯一一次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为公众呈上了一场美轮美奂的宇宙视觉盛宴。此次月全食的观测条件十分优越,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完整地见证从半影食始到半影食终的全过程,仅有东北地区小部分区域因云层影响,观测效果可能稍逊一筹。
紫金山天文台的专家对本次月全食的进程进行了详细科普。月全食于7日23时28分拉开序幕,进入半影食阶段,此时月球开始缓缓进入地球半影区,亮度也随之逐渐减弱。到了8日1时01分,初亏发生,月球边缘与地球本影相接触,真正的“食”正式开启。1时30分,月球完全被地球本影覆盖,进入食既阶段,标志性的“红月亮”惊艳亮相。2时12分,月全食达到食甚,此时月球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距离最近,“红月亮”的亮度和色彩达到最佳状态,仿佛夜空中一颗璀璨的红宝石。2时53分,生光阶段来临,月球边缘重新出现光亮,“红月亮”开始逐渐褪去神秘色彩。3时22分,月球完全脱离地球本影,进入复圆阶段,恢复满月形态。直至4时55分半影食终,整个月全食过程圆满结束,全程时长超过5小时,为公众提供了充足的观测和拍摄时间。
“红月亮”的迷人色彩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专家解释道,这主要得益于地球大气的折射和散射作用。当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时,太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但地球大气会将太阳光中的红光折射到月球上,而其他颜色的光则被大气散射和吸收,因此月球呈现出迷人的红色或暗红色,故而被人们称为“红月亮”。本次月全食期间,由于地球大气透明度较好,“红月亮”的色彩更加鲜艳,观赏效果更佳。
对于公众关心的观测和拍摄问题,专家也给出了贴心建议。本次月全食无需专业天文设备,仅凭肉眼就能清晰观测到“红月亮”的全过程。如果想拍摄“红月亮”,使用普通手机配合三脚架即可尝试,通过手机专业模式调整曝光、ISO和焦距等参数,能拍摄出效果更好的照片;若使用单反相机,搭配长焦镜头则能捕捉到月球表面更细微的特征。专家提醒,观测时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凌晨时段气温较低,同时选择视野开阔、远离城市灯光污染的地方,这样能获得更好的观测体验。
据悉,下一次我国境内可见的全程月全食要等到三年后,因此本次月全食成为了众多天文爱好者和市民不容错过的天文奇观。当晚,许多城市的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公园、广场、山顶等开阔地带,驻足观赏这一浪漫的宇宙时刻。社交媒体上也热闹非凡,大家纷纷分享“红月亮”的照片和观测感受,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这场属于夜空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