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谢弗在慕尼黑车展期间透露,旗下ID.纯电动系列车型的命名策略将严格遵循产品特性匹配原则。他明确表示,即将于明年发布的大改款ID.3不会沿用"高尔夫"这一经典燃油车名称,尽管该车型在大众电动化布局中的定位与高尔夫在燃油车领域的地位相当。
据谢弗介绍,大众内部曾将ID.4车型戏称为"ID.途观",但经过审慎评估后决定不将其正式命名。这种命名策略的调整源于大众对电动化转型的深刻认知——只有当电动车型真正继承传统车型的核心特质时,才会考虑沿用经典名称。目前ID.3和ID.4均将基于升级后的MEB Plus平台打造,在技术架构层面实现重大突破。
针对ID.3的改款方向,谢弗着重强调了内饰品质的全面提升。他坦言初代车型因采用硬质塑料等材料而饱受诟病,新版本将通过材质升级和工艺优化解决这一问题。"用户对驾驶体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内饰质感确实存在提升空间。"谢弗透露,小改款阶段已进行初步改进,而即将推出的版本将呈现完全焕新的座舱环境。
在命名体系构建方面,大众展现出传统与创新并重的策略。谢弗承诺未来所有新车及重大改款车型都将优先考量经典名称的复用,但必须满足严格的匹配条件。以即将推出的ID.Polo为例,其车身比例、外观造型、材质工艺及驾驶特性均达到传统Polo车型的标准,因此获得命名授权。这种"名实相符"的原则将贯穿大众电动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对于传统性能符号的延续,谢弗给出明确态度。他表示GTI等具有历史积淀的标识必须保留,这些文化符号在燃油车与电动车并行阶段承担着维系品牌连续性的重要作用。"命名体系需要像产品序列一样清晰,任何名不副实的做法都会损害品牌价值。"这位掌门人强调,大众现有的命名资源库既包含经典传承,也涵盖创新元素,足以支撑电动化转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