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深夜,一封来自小米集团内部的处分邮件引发行业关注。邮件内容显示,中国区市场部高管王腾因涉嫌泄露公司核心商业机密,并存在利益输送等严重违规行为,被依据《员工违规违纪处理办法》予以开除处理。这起事件将这位曾负责红米品牌运营的资深管理者推向舆论风口。
面对网络传言,王腾通过社交平台公开回应:"所谓出售机密、收受贿赂均为不实信息。确实存在工作疏漏,但绝未触犯法律红线。当前正深刻反思,恳请公众关注即将发布的新品。"这位在微博拥有180万粉丝的前高管,其职业生涯轨迹与红米品牌发展深度绑定。
回溯至2013年7月,首款红米手机以799元定价横空出世,搭载联发科四核处理器的配置在当时市场极具竞争力。首销10万台库存90秒售罄,首月销量突破百万台的业绩,奠定了红米在中低端市场的统治地位。经过多年产品矩阵完善,该系列已形成旗舰K系列、中端Turbo/Note系列及入门数字系列的完整布局,据行业数据显示,其出货量长期占据小米整体销量的六成左右。
2019年品牌战略调整中,红米正式升级为独立子品牌,继续深耕性价比市场,而小米本部则全力冲刺高端领域。这种双线并行的策略,在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数据中显现成效:尽管小米全球出货量达1040万台,市场份额15.2%,但国内排名已从季度榜首滑落至第四,落后于华为、vivo和OPPO。
作为红米品牌的重要推手,王腾的职业生涯充满戏剧性。2016年加入小米后,他于2020年3月转任红米产品总监,主导开发的K40系列成为现象级产品。2023年回归总部后,其职位升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兼红米品牌负责人。然而这位以直率著称的管理者,早在2022年就因泄露K50发布时间被内部处分,2024年新品发布前夕更获赠"谨言慎行"警示T恤。
在高端化战略推进方面,小米正面临激烈竞争。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600美元以上机型销量同比增长8%,其中苹果以62%份额领跑,三星占20%,华为、小米分别以8%和未明确数据紧随其后。虽然小米高端机型ASP(平均售价)从2019年的979.9元提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073.2元,但五年间仅增长百元,凸显其仍严重依赖性价比机型。
折叠屏领域成为新的竞争焦点。2024年7月首款小折叠MIX Flip以5999元定价入市,次年6月推出第二代产品。但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为占据国内折叠屏市场75%份额,荣耀、OPPO分列二三位,小米3.7%的市占率仅略高于vivo。
这起高管变动事件,折射出小米在品牌升级关键期的治理挑战。当汽车业务持续制造市场热点时,手机业务既要巩固中低端基本盘,又要在高端市场实现突破,这种双重压力对企业的内部管控提出更高要求。王腾的离职或许预示着,小米正在通过强化合规管理,为品牌向上战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