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圈最热的话题除了苹果新品发布会,便是阿里一项备受瞩目的保密项目。此前,阿里园区内一栋建筑实行严格封楼管理,引发外界诸多猜测:有人认为阿里正秘密研发高端芯片,也有人结合苹果同期动态,推测其将代理苹果AI中国业务。
直到一场发布会揭开谜底——高德地图正式推出基于用户行为的“扫街榜”。这一举动看似跨界,实则暗藏战略深意。活动现场,园区内外随处可见榜单主题海报,阿里对这一项目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传统点评榜单的信任危机成为高德切入的突破口。当前,部分商家通过刷单制造虚假高分,导致消费者体验与评分严重脱节。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本地生活服务投诉量激增27%,接近百万例,其中餐饮类投诉占比突出。高德试图通过用户实际到店行为重构评价体系:日均导航人数、回头客比例、跨区域消费等数据,结合芝麻信用分与AI算法,形成难以伪造的动态榜单。
以杭州“扫街榜”为例,某包子店凭借持续高客流量登顶烟火小店类别。编辑部成员曾在西湖夜骑后光顾,亲测其口味获得集体认可。这种“用脚投票”的机制,使榜单真实性显著提升——若顾客仅消费一次便不再光顾,商家自然无缘上榜。
阿里此举被解读为“声东击西”的战略布局。在外卖战场,淘宝闪购已取得显著成果:二季度月活用户达3亿,日均订单峰值突破1.2亿,骑手数量增长3倍,并带动淘宝主站8月日活提升20%。然而,本地生活服务中利润率更高的到店业务,才是真正的“现金奶牛”。以某头部平台为例,其2021年餐饮外卖利润率仅6.4%,而到店业务利润率高达43.3%,2024年预计贡献核心商业利润的一半。
高德的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与高频使用场景。作为拥有超10亿用户、1.7亿日活的国民级应用,其每日生活服务相关搜索量达1.2亿次。通过将点评功能嵌入导航流程,高德有望重构用户决策路径:未来规划路线时,系统可基于位置偏好推荐沿途优质商家,甚至定制美食主题路线,将出行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
这一模式对现有玩家构成直接威胁。传统点评平台依赖用户主动搜索,而高德通过出行场景前置消费决策,形成“规划即推荐”的闭环。资本市场已作出反应:阿里股价创四年新高,部分竞争对手股价跌至年度低点。
不过,竞争远未结束。抖音凭借“短视频+直播”的内容生态,通过兴趣推荐切入到店市场,成为阿里不可忽视的对手。本地生活服务战场正从双雄争霸转向多极混战,各平台均需在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间寻找平衡点。
对消费者而言,巨头竞争的升级意味着更多选择与更优服务。当企业从“垄断思维”转向“用户价值”,行业生态的优化终将惠及终端市场——至少,吃货们寻找地道美食的效率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