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尼黑车展的聚光灯下,大众集团旗下年轻化子品牌Cupra以一款名为Tindaya的增程式四驱SUV引发关注。这款基于大众全新SSP可扩展系统平台打造的车型,不仅承载着品牌向电动化转型的战略使命,更以独特的设计语言和技术路径,为新能源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作为西雅特高性能基因的延续者,Cupra的诞生颇具戏剧性。其母品牌西雅特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以菲亚特代工厂身份立足市场,后通过自研技术逐渐形成独特风格。1996年,西雅特凭借Ibiza车型斩获WRC 2.0组别年度冠军,次年推出的Ibiza Cupra高性能版本,成为品牌运动文化的里程碑。2018年,在奥迪前总监卢卡·德·梅奥的推动下,Cupra正式脱离西雅特成为独立品牌,明确锁定年轻消费群体。
尽管西雅特曾于2011年携Polo同平台车型试水中国市场,但最终铩羽而归。随着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大众集团选择将Cupra Tavascan车型的生产线落户安徽,通过国内成熟的新能源供应链降低成本,实现"中国制造、欧洲出口"的逆向输出。该车型在国内换标为"大众与众",采用金色LOGO,预示着Tindaya未来也将延续这一生产模式。
大众SSP平台的进化轨迹,折射出传统车企对技术路线的深刻反思。该平台最初专为纯电车型设计,后因增程式与插混市场的崛起而调整架构。新平台支持内燃机仅作为发电机使用,彻底摒弃传统插混车型的机械直驱模式。作为大众未来十年的核心电动化架构,SSP将覆盖从微型车到全尺寸SUV的全品类,首款量产车计划于2026年在中国亮相,2027年登陆欧洲市场。
Tindaya概念车的技术参数颇具亮点:4720mm的车身长度定位紧凑型SUV,双电机四驱系统可输出489马力,零百加速仅需4.1秒。其300公里纯电续航配合1.5L自然吸气增程器,使综合续航突破1000公里。设计层面,这款以加那利群岛火山命名的车型展现出强烈的攻击性:鲨鱼鼻前脸、锋利引擎盖线条、23英寸巨型轮毂,搭配分体式扰流板与运动扩散器,营造出媲美兰博基尼的视觉冲击力。
内饰空间采用2+2座椅布局,悬浮式座椅通过贯穿式中央扶手箱分隔,赛车方向盘前方的24英寸巨屏与右侧"Jewel宝石"玻璃棱镜组件形成科技组合。后者可调节驾驶模式,成为车内最具话题性的交互设计。这种将运动基因与数字化体验深度融合的思路,在同级新能源车型中显得独树一帜。
当前,大众安徽已成为Cupra新能源车型的全球制造中心,既生产换标大众车型供应国内市场,也出口原汁原味的Cupra产品至欧洲。Tindaya量产版预计将延续这一双轨策略,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仍需培育。这款突破传统电动车设计范式的作品,能否在极简主义盛行的当下开辟新赛道,值得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