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议中心内,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正如火如荼进行。北京市残联联合25家科技企业,携29款前沿助残产品集中亮相,展示“科技赋能无碍生活”的创新实践。展区现场,AR字幕眼镜、智能人工喉、导盲机器狗等高科技辅具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成为本届博览会焦点之一。
在科技助听展区,北京芯智睿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可穿戴智能人工喉首次对外展示。这款设备通过高灵敏度力学传感器捕捉喉部肌肉运动与声波振动,实时转化为自然人声。“不仅适用于聋哑人群,喉部手术患者、渐冻症患者及中风后遗症导致的语言障碍者均可使用。”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时介绍,设备已实现语音的清晰流畅输出,解决了传统沟通辅具依赖文字输入的局限性。
科技助视区域同样人气高涨。一款导航眼镜通过AI实时扫描道路环境,为视障人士提供语音导航指引。佩戴者无需手持设备,仅需通过耳机接收方向提示即可安全出行。“眼镜内置的环境感知系统能识别台阶、障碍物,并提前3秒发出预警。”研发团队表示,该产品已在北京多社区开展实景测试,用户反馈显示其导航准确率超过92%。
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主任张亮透露,近年来北京构建了覆盖全年龄段、全残障类别的辅具补贴体系,并打造“互联网+辅具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收录近1500款高科技产品,占全部辅具目录的30%,其中AR眼镜、智能字幕机顶盒等创新产品均纳入补贴范围。残疾人通过线上申请即可享受优惠价格,部分产品补贴比例达50%。
在“互联网+辅具服务”专区,参观者可现场体验一站式服务流程。从注册登记到辅具选购,全流程均可通过平台完成。智能家居无障碍展区则展示了语音控制灯光、自动升降橱柜等居家改造方案,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已为超2万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个性化无障碍改造。
数据显示,该平台自运行以来累计服务47万残疾人,发放辅具超过127万件。张亮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本参与,推动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等尖端技术转化应用,让更多残疾人共享科技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