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专访西贝贾国龙:陷自证清白循环,即便营业额大跌,也要与罗永浩硬刚到底

   时间:2025-09-13 13:11:51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这是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谁对谁错必须弄清楚。”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专访时,语气中透露出疲惫却坚定的态度。9月12日下午,北京中粮祥云小镇的西贝门店内,这位创业37年的企业家面对记者时,双眼布满血丝——连续两个通宵的失眠,让他显得格外憔悴。

这场由罗永浩引发的舆论风暴,让西贝遭遇了创业史上最严峻的外部危机。从9月10日首条吐槽微博发布,到12日晚间的直播炮轰,这位拥有数千万粉丝的网红在72小时内连发30余条相关内容,直接导致西贝全国门店客流量断崖式下跌。“10日掉100万,11日再掉100万,今天(12日)恐怕要跌200-300万。”贾国龙翻看着经营数据,声音有些沙哑。更让他焦虑的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很在意,但完全无力应对”。

事件起因源于罗永浩对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的指控。贾国龙展示的消费记录显示,当次点单的13道菜品中(含3道重复菜),并无任何预制菜产品。“服务员反馈他用餐时还说‘挺好的’,结果转头就在微博开炮。”这位从未与罗永浩打过交道的企业家,在事发后第一时间组织复盘,却始终找不到服务瑕疵的证据。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贾国龙选择了硬刚到底。“生意可以不做,但是非必须说清。”他透露已启动法律程序,尽管公司法务部正在推进具体流程,但自己“绝不会妥协”的态度异常坚决。这种强硬姿态背后,是西贝370家直营门店、1.8万名员工的生计考量,更是贾国龙对“是非观”的坚守:“37年来我们处理过无数顾客投诉,该免单免单、该道歉道歉,但这次性质完全不同。”

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37年的贾国龙,对预制工艺有着清晰认知。他特意区分了“预制菜”与“预制工艺”的概念:前者指工厂完全加工后只需加热的成品,后者则是餐饮业普遍采用的食材预处理技术。“从净菜到中央厨房,现代餐饮不可能完全脱离预制工艺。”他以西贝为例,所有门店均使用真空包装净菜,但烹饪过程完全在店内完成,“大骨汤提前炖制属于工艺优化,和预制菜有本质区别”。

这场风波也意外暴露出公众对预制菜的认知鸿沟。贾国龙观察到,消费者往往将工业化食品与劣质、不健康划等号,却忽视了标准化带来的品质保障。“好的预制菜可能零添加剂,靠冷冻锁鲜;差的现做菜也可能用劣质原料。”他透露,西贝正在组织拍摄13道争议菜品的完整制作过程,计划通过视频自证清白,“但最终还是要在门店一桌一桌地赢回顾客”。

尽管内部多数声音建议“忍一时风平浪静”,贾国龙仍坚持对簿公堂。这种执着部分源于他对行业标杆胖东来的推崇——当于东来公开力挺西贝时,这位从未与对方谋面的企业家感到“真心换真心”的温暖。而面对罗永浩可能涉足方便面领域的猜测,他只是淡淡回应:“希望做好产品,有性价比总是好事。”

采访结束时,贾国龙偶遇两位用餐顾客,竟主动提及:“罗永浩刚刚黑过我。”这种近乎孩子气的坦诚,与他在危机中展现的强硬形成微妙反差。当被问及是否后悔选择硬刚,他沉默数秒后摇头:“这不是商业决策,是价值观问题。”窗外,祥云小镇的暮色渐浓,而这场关于真相与底线的博弈,仍在继续。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