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央视聚焦新能源汽车黑公关乱象,虚假测评成产业链,行业整治势在必行​

   时间:2025-09-13 20:12:4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六部门联合出手整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一场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虚假宣传、恶意竞争的专项行动正在全面铺开。工信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在未来三个月内集中打击非法牟利、夸大宣传、恶意诋毁等行为,推动行业回归健康发展轨道。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披露,部分汽车博主通过虚假测评获取暴利,甚至形成完整产业链。某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一名拥有60万粉丝的博主,单条20秒以内视频报价达1.8万元,60秒以上视频报价高达3.8万元。知情人士透露,黑商单价格往往比正常报价高出数倍,部分机构通过"捧一踩一"手段,单次虚假测评可获利数百万元。

黑公关手段不断升级,高科技伪造信息成为新趋势。某段传播量超1亿次的视频,将国外交通事故移花接木为蔚来汽车起火事件;另一段通过AI合成的视频,虚构了车辆轻微碰撞后自燃的场景。更严重的是,某博主在小米汽车碰撞测试中,人为断开电瓶制造"车门无法打开"的假象,这种行为已涉嫌违法。

行业畸形生态催生特殊潜规则。某新能源车企市场负责人表示,现在与KOL合作必须签订合规承诺书,禁止使用"最强""颠覆"等绝对化表述。曾以毒舌风格吸引500万粉丝的某博主,近期转型发布电池技术科普内容,却遭粉丝调侃"是否被绑架"。这种转变反映出流量逻辑向产品逻辑的回归,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后,极端营销手段逐渐失效。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行业舆情发生积极变化。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领域负面舆情总量下降67%,但关于三电技术、智能驾驶的真实用户体验讨论增长41%。某车企算了一笔账:过去每月要向200家KOL支付"保护费",现在将这些资金转为试驾补贴,客户转化率反而提升。这表明,当恶性竞争土壤被铲除后,真正的产品竞争才能展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