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天文观测领域迎来重要进展——由通裕重工承制的110米全向可动式射电望远镜核心部件完成交付。该企业为中科院新疆天文台打造的世界级天文观测设施成功研制行走驱动单元部套产品,标志着我国在超大科学装置关键设备制造领域实现技术跨越。
作为该项目的核心承制方,通裕重工首次涉足射电望远镜驱动系统领域。企业研发团队攻克了高精度机械结构件制造与传动系统集成两大技术难题,成功完成驱动单元部套产品的设计、生产与装配。该部件将应用于全球最大口径的可动射电望远镜,其精准的方位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天文观测的精度与效率。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交付的行走驱动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全向转动功能,可实现望远镜在复杂地形下的精准定位。部件制造过程中应用了多项创新工艺,包括特种材料热处理技术、高精度齿轮啮合工艺等,确保设备在-40℃至5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中科院新疆天文台相关专家表示,该核心部件的交付为项目整体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0米全向可动式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将成为国际领先的天文观测平台,在脉冲星搜寻、星际分子探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裕重工此次技术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更彰显了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高精尖科技项目中的创新能力。企业表示将持续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为更多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提供关键设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