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西贝“预制菜”风波后致歉:从消费者视角出发,重建信任之路​

   时间:2025-09-16 01:59:2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知名餐饮品牌西贝因“预制菜”争议引发广泛关注,最终以公开致歉信形式回应消费者关切。企业承诺将调整中央厨房加工模式,逐步将部分菜品改为门店现场制作,并明确表示所有大豆油菜品将改用非转基因油,儿童餐等品类将全面实现现制现炒。这一系列整改措施被视为对消费者质疑的直接回应。

争议的核心在于企业与消费者对“预制菜”概念的认知差异。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曾公开宣称“门店100%无预制菜”,但媒体调查发现,部分标注现做的菜品实际来自预制食品供应商。例如,售价较高的手工戗面馒头被曝由安徽某企业集中生产,而非门店现场制作。贾国龙对此解释称,馒头属于主食类,国家标准允许中央厨房加工后门店加热,因此不算预制菜。但这种解释未能平息公众质疑。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抵触情绪,本质是对“价值对等”的诉求。罗永浩曾公开呼吁,餐饮企业应明确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他指出,消费者愿意为现做菜品支付溢价,但若实际提供的是工业化产品,则涉嫌价格欺诈。人民日报也曾发文强调,餐饮业发展需兼顾效率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透明的需求。

西贝的整改措施包括:2025年10月前完成所有门店加工模式调整,儿童餐、现串、现卤等品类改为现场制作;全面停用预制大豆油,改用非转基因产品;暂停后厨参观活动,将运营重心转向堂食服务体验。有店长透露,此前开放后厨参观导致现场混乱,甚至引发食品安全投诉,因此总部决定暂停该活动。

关于商场餐饮能否使用明火的问题,行业内部存在不同观点。有商场运营方表示,部分餐饮区域配备燃气管道,可实现明火烹饪,但地下室等区域因消防要求只能用电。另一家商场负责人则指出,燃气开通成本较高,涉及审批、设计和施工等环节,因此部分餐饮品牌选择电加热设备。不过,多位从业者承认,燃气烹饪的“锅气”是电加热难以替代的,这也是中餐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餐饮业标准化与消费者预期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位商场运营方透露,目前多数品牌采用“中央厨房粗加工+门店现炒”模式,既保障原料可控和味道统一,又兼顾效率。但监管部门对半成品食材的管控极为严格,需通过连锁化、集中加工确保食品安全。这种模式虽符合行业标准,却与消费者对“现做现炒”的期待存在差距。

消费者并非完全拒绝预制菜,而是反对商家以现做名义提供预制产品却收取高价。行业专家云栖居士认为,企业需从消费者视角出发,而非仅依赖国家标准。他指出,合规是底线,用户体验才是核心竞争力。那些能将消费者需求融入运营基因的企业,将在市场变革中占据优势。

西贝的致歉信被视为重建信任的第一步。企业承认此前沟通不足,承诺未来将“打明牌、做透明西贝”,并借鉴胖东来的服务模式。这场争议也促使行业重新思考: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平衡消费者对安全、透明和价值的期待。对于餐饮品牌而言,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始终是经营的核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