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日在一场公开演讲中,就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及黄金市场等热点问题分享了最新观点。他指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上半年仍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资本市场也展现出积极变化。
李迅雷分析,从经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增速达到5.3%,超出市场预期。但名义GDP增速仅为3.9%,反映出物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他特别提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实际影响低于预期,当前对中国产品实际征收的关税税率已达36%,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这一判断有助于缓解市场对贸易摩擦升级的过度担忧。
在资本市场方面,李迅雷认为A股和港股整体估值仍低于海外主要市场,存在明显提升空间。他特别指出,科创50指数估值已攀升至177倍,创上市以来新高。虽然这一估值水平引发市场讨论,但考虑到当前正处于AI时代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科技行业各子板块的想象空间较大,市场情绪总体保持乐观。
对于港股市场,李迅雷观察到其走势与美元指数呈现高度负相关。他分析称,随着美元指数走弱,港股获得有力支撑。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A股形成慢牛格局,将对港股产生带动作用,形成A股推动港股的新格局。这一判断与过去港股拉动A股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货币政策走向方面,李迅雷预计今年降准降息空间不大,但明年必将实施。他解释称,政策资源具有稀缺性,过度使用会导致边际效应递减。当前货币政策已进入宽信用、宽货币周期,长期来看债券市场仍有机会。这一观点为市场提供了重要的政策预期指引。
针对市场关心的两融问题,李迅雷提供了关键数据对比:2015年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峰值达4.7%,而当前水平仅为2.49%左右。更重要的是,当前市场几乎未出现场外配资现象,这与2015年情况有本质区别。这些数据有助于缓解市场对杠杆资金过度的担忧。
在消费领域,李迅雷注意到上半年消费增长5%,但7月后出现乏力迹象。他特别提到以旧换新政策额度从去年的1500亿元增加至今年的3000亿元,对消费形成支撑。不过由于去年政策效应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今年下半年基数效应可能导致消费拉动作用减弱。
对于股市上涨动因,李迅雷认为主要来自利率下行和政策支持。他特别指出,四月末高层会议将"稳股市"置于"稳楼市"之前,凸显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虽然当前股市表现好于去年,但上涨动力主要来自估值提升而非盈利增长。
黄金市场方面,李迅雷持续看好其投资价值。他分析称,全球债务扩张导致货币超发的基本逻辑依然成立,加上降息预期,黄金价格有望继续攀升。最近黄金价格突破36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验证了他的长期判断。
在跨市场投资方面,李迅雷建议投资者保持分散配置。他观察到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分化明显,跨市场投资有助于降低风险。这一建议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资产配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