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三年2000台起!众擎牵手多伦科技,人形机器人进军交通管理新赛道

   时间:2025-09-16 03:22:19 来源:时代周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站在产业化突破的关键节点。近日在上海举办的外滩大会上,人形机器人展区成为焦点:它们不仅能完成调酒、踢球等娱乐动作,更在模拟救援、跨越障碍等复杂场景中展现技术实力。这些表演背后,折射出行业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应用的迫切需求。

交通领域率先打开应用窗口。9月12日,深耕交通领域三十年的多伦科技宣布与众擎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三年内采购不低于2000台人形机器人,重点部署在机动车查验、交通管理等场景。据多伦科技董事长章安强透露,车管所每年处理超两千万辆二手车过户业务,传统人工查验存在效率低、透明度不足等问题,而搭载AI视觉与机械臂的查验机器人可实时联网公安数据库,将查验时间缩短60%。

双方合作的首款交通疏导机器人原型机预计2025年底面世。这款机器人将配备多模态环境感知系统,可实时识别路口信号变化、规避动态障碍物,并通过语音预警提示周边行人。多伦科技技术研究院院长张铁监特别强调,其搭载的执法记录模块能完整记录工作过程,有效规避执法争议。

行业数据显示,交通场景正成为人形机器人落地的优先选项。交银国际分析指出,工业场景虽为当前应用主阵地,但交通管理、医疗护理等服务领域将在2030年后迎来爆发式增长。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63.39亿元,2030年突破640亿元,2035年更将超过4000亿元。

数据壁垒成为产业化核心挑战。华泰证券研报显示,机器人运动控制需要百万级高质量数据支撑,而现有数据采集存在模态单一、场景覆盖率低等问题。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指出,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模型-硬件对齐仍是待解难题。

多伦科技的产业数据积累为此次合作提供关键支撑。章安强表示,公司积累的驾驶行为数据、交通流模型等资源,可帮助众擎机器人优化决策算法。众擎创始人赵同阳透露,双方已开放手部控制、姿态调节等技术接口,通过真实场景数据反哺训练专用模型。

在技术路径选择上,众擎机器人采用"三环嵌套"架构。赵同阳解释,端到端模型负责简单重复动作,VLA模型分解复杂任务,世界模型则处理未知场景。这种分层设计使机器人既能完成标准化操作,又具备环境适应能力。

市场需求远超预期。章安强透露,全国3000余家车辆管理单位、交通安全体验中心及商业中心均表达采购意向。他预计,三年2000台的采购量仅是起点,随着技术成熟,单场景部署量可能突破万台。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