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京企创新突破!全球首颗卷式全柔性太阳翼卫星成功入轨

   时间:2025-09-17 04:45:2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近日迎来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航天发射——由北京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卷式全柔性太阳翼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升空,并精准进入预定轨道。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新型卫星能源系统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未来低成本、高效率的航天任务开辟了新路径。

传统卫星的能源供应依赖刚性或半柔性太阳翼,但这类结构存在体积庞大、重量沉重、展开流程复杂等弊端。银河航天此次研制的全柔性太阳翼,通过将基板与电池片完全柔性化设计,实现了“轻质、可卷绕、高展收比”的革命性突破。其发射时能卷成轴状紧贴卫星主体,直径仅与常见保温杯相当;展开后面积却可达一间标准会议室大小,为卫星提供持续稳定的大功率能源支持。

“这种设计如同将一间会议室‘折叠’进保温杯中。”银河航天太阳翼设计师吴思杰形象地比喻道。全柔性太阳翼的收放自如特性,不仅大幅降低了对卫星体积和重量的占用,更突破了传统卫星单星发射的模式限制,可适配多星堆叠发射,显著降低航天任务成本。据测算,该技术能使单次发射的卫星数量提升数倍,同时减少发射资源消耗。

然而,将“会议室卷进保温杯”的背后,是技术团队对极端太空环境的深度攻克。银河航天太阳电池阵高级工程师陈萌炯透露,全柔性太阳翼需在-180℃至120℃的剧烈温差、强辐射环境中稳定工作,其电池电路的柔性化与展开机构的“零误差”受控运作,均无国际成熟经验可借鉴。技术团队通过持续创新,成功突破电池电路柔性化、机构精准展开等核心技术,使这款“中国造”产品具备太空应用能力。

此次发射的成功,不仅验证了全柔性太阳翼技术的可靠性,更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据专家分析,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低轨互联网卫星、遥感卫星等领域,推动卫星制造向“轻量化、模块化、低成本”方向转型。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未来或有望实现卫星能源系统的“即插即用”,为全球航天产业提供中国方案。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