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轩逸裸车价跌破6万,汽车大降价背后是市场变革还是行业困局?

   时间:2025-09-17 10:36:45 来源:江瀚视野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比亚迪秦PLUS、驱逐舰05在去年以荣耀版车型将A级轿车价格拉入8万元区间时,市场便已嗅到新一轮价格战的火药味。如今这场风暴愈演愈烈——东风日产经销商证实,2024款新轩逸1.6L舒适版裸车价已下探至5.98万元,叠加置换补贴后实际购车成本可低于7万元。这场席卷合资阵营的降价潮,正将A级车市场拖入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

在这场价格博弈中,主流合资品牌集体亮出底牌。上汽大众朗逸新锐裸车价降至7.3万元,叠加优惠后落地价约8万元;广汽丰田雷凌全系优惠4万元,1.2L版本降幅达4.5万元;一汽丰田卡罗拉全系降价3.9万至4.1万元,2024款1.5L先锋版裸车价仅7.5万元。这些曾经稳坐10万元区间的车型,如今纷纷跌破8万元心理防线,折射出传统燃油车市场的生存困境。

市场格局的剧变在数据中清晰可见。2020年A级轿车以549.9万辆销量占据乘用车市场28.5%份额,到2024年已萎缩至343.7万辆,市场份额跌至15%。五年间206万辆的销量蒸发,相当于一家中型车企的全年产能。这种断崖式下滑背后,是消费需求的根本性转变——年轻群体对智能化、个性化的追求,使传统燃油车"工具属性"的吸引力大幅减弱;家庭增购换购时更倾向选择空间更大、配置更高的SUV或新能源车型。

国产新能源的崛起正在重塑市场规则。在10万元以下价格带,自主品牌凭借L2级自动驾驶、全景天窗、智能车机等配置,构建起对合资燃油车的代际优势。相同预算下,消费者现在能买到续航超400公里、配备自动泊车的纯电轿车,而同级燃油车不仅配置落后,价格还高出数万元。这种性价比鸿沟,使得新能源车在该细分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攀升,直接挤压了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

价格战虽为车企带来短期销量,却暗藏产业危机。当轩逸等车型通过持续降价维持市场份额时,经销商已陷入"越卖越亏"的怪圈。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本质上是市场供给过剩与需求萎缩矛盾的集中爆发。对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车企而言,价格竞争成为维持生存的唯一手段,但过度依赖降价终将透支品牌价值,削弱产业升级动力。

在这场变革中,消费者确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购车优惠,但产业健康发展的代价不容忽视。当价格战成为常态,车企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必然受限,长期来看将影响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如何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如何在价格竞争外找到差异化突破口,成为摆在所有A级车制造商面前的严峻课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