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首次亮相的人工智能专馆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记者在现场发现,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新引擎,展现出双方在产业链协同方面的巨大潜力。
走进人工智能展馆,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科技感。从服务到制造,从能源到消费,各类AI产品覆盖多个领域。其中,一款透明屏产品吸引了众多外宾的目光。印度尼西亚专业观众安东尼·哈迪在体验后表示:"两个国家的人可以无障碍实时沟通,而且非常精准,这种技术太先进了。"
据AI透明屏产品运营经理王晨介绍,这款设备支持37种语言互译,主要应用于机场、酒店等公共服务窗口。"东盟国家游客众多,这款产品能完美解决沟通问题。"王晨说。在展馆另一侧,一款集成显示、摄像和AI翻译功能的智能眼镜也备受关注,其算法针对东盟多语种环境进行了优化,支持印尼语、泰语等语言的互译。
医疗领域的AI应用同样引人注目。在骨科手术机器人展台,参展商钟赣汶向记者演示了机械臂的精准操作:"设计好螺钉位置后,机械臂能快速、准确地将其安装到位。"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也降低了人为操作的风险。
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中国在AI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而东盟市场潜力巨大。过去,中国企业出海常面临市场准入问题,但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推进,双方在标准和规则层面的互认正在加快,为企业产品落地东盟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除了展示产品,不少企业还带来了服务和解决方案。参展商王臻介绍:"我们通过AI分析对外贸易企业的需求,包括境外法律法规等内容,搭建服务贸易合作平台,帮助国内企业更便捷地'走出去'。"这种从产品到服务的全方位展示,体现了中国与东盟在AI领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