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泰达汽车论坛上,赛力斯集团首席技术官周林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破局之道展开深度探讨,提出“融合向新”是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方向。他指出,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演变为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唯有通过技术跨界、生态协同与系统突破,才能实现产业效能的质变。
在技术融合层面,赛力斯构建了多维创新体系。其智能增程系统通过云端AI中枢实现毫秒级响应,可对700余项参数进行全息监控,同时覆盖超过1100种驾驶场景的智能适配,形成从电池管理到安全防护的闭环生态。硬件架构方面,企业首创“三底座”模式,将硬件模块、软件系统与生态服务深度整合,打造出可插拔、可编程、自适应的整车平台,使用户体验实现指数级提升。
产业协同领域,赛力斯与华为的跨界合作开创了行业先河。双方联合打造的问界品牌,不仅实现了汽车制造与ICT技术的深度融合,更通过“厂中厂”模式重构供应链体系。该模式将核心供应商引入生产环节,形成高度集成的产业生态,使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得到双重保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问界品牌已累计提供19.5万次安全服务、8000次远程诊断,为用户节省维修时间超30万小时。
面对全球化竞争,周林强调需构建三维协同体系:宏观层面实现国内外市场双向赋能,中观层面完善前后端服务配套,微观层面促进企业要素均衡发展。目前,赛力斯正通过“问界山河·智驾欧洲行”活动及慕尼黑车展等国际平台,加速海外布局。其首创的产业链集成模式,已吸引全球顶级供应商共建创新生态,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周林透露,赛力斯将持续深化智能电动技术革新,通过与生态伙伴的深度融合,重塑高端出行体验。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技术融合成果覆盖至90%的主力车型,同时构建覆盖50个国家的全球服务网络,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完成从规模扩张到价值跃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