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华为云:以AI榫卯智慧,筑企业智能之基,启智能时代新篇

   时间:2025-09-20 15:35:13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家具与器械的核心连接方式,凭借榫头与卯眼的精准咬合,实现了无需钉子的稳固联接。这种跨越千年的智慧,至今仍在现代工程中焕发光彩。北京大兴机场的钢结构屋顶、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燕尾榫设计,均以传统工艺为灵感,通过模块化创新斩获国际奖项,印证了古老技术与现代需求的深度契合。

在人工智能(AI)蓬勃发展的当下,企业智能化面临新的挑战:当大模型、智能体、算力等要素如繁星般涌现,如何将其组合成适配业务的“智能广厦”?这一问题,恰似木匠面对散落榫卯构件时的困惑——单个部件虽精,却需精准衔接方能成器。企业亟需一种“全栈协同”的能力,将算力底座、智能体开发、大模型应用等环节无缝咬合,形成动态适配的智能化生态。

华为云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实践者。在第十届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宣布,华为云将通过软硬协同与架构创新,构建覆盖AI算力、模型开发、智能体落地的全栈服务体系。其核心逻辑在于:以昇腾AI云服务为“卯眼”,提供弹性算力支撑;以盘古大模型与智能体平台为“榫头”,驱动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最终形成“越用越稳固”的智能化结构。

企业智能化进程中,算力适配是首要难题。尽管AI算力获取已非瓶颈,但如何让算力“好用”而非“可用”,仍是关键挑战。例如,超大规模集群化算力的性价比、算力与科技自主化战略的结合,均需突破。华为云推出的CloudMatrix超节点技术,将单集群算力从384卡升级至8192卡,依托MatrixLink高速网络实现百万卡级超大集群,满足大模型指数级增长的训练需求。同时,其首创的弹性内存存储服务(EMS),通过共享内存池打破算力与显存的绑定,提升多轮对话场景下的响应效率,降低模型延迟。

针对数据中心改造的高成本与长周期问题,华为云在贵州、内蒙古、安徽部署全液冷AI数据中心,单柜散热能力达80千瓦,PUE(能源使用效率)低至1.1,并支持AI智能运维。企业无需自建或改造数据中心,仅需一对光纤即可接入高效算力。华为云提供全栈专属AI服务,企业可掌握专属密钥,全球用户均可通过其基础设施搭建AI应用。

智能体的企业级落地,则是另一大痛点。消费者端智能体仅需处理单一终端场景,容错空间较大;而企业智能体需穿透复杂业务流程,对精准度、数据融合、工作流穿越提出严苛要求。例如,金融行业个人理财流程涉及超20个步骤,人工构建智能体需30人天以上。华为云升级的Versatile企业级智能体平台,通过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将开发效率提升10倍,3人天即可完成智能体构建,并支持超100步的自动工作流生成。同时,平台通过高性能沙箱与全内存缓存技术,将资源启动速度从150毫秒降至3毫秒,端到端响应时延降低40%,确保智能体在企业场景中的稳健运行。

大模型的行业深度融合,同样需要突破。尽管模型获取成本降低,但如何让模型“懂行业”“解业务”,仍是落地关键。华为云打造的盘古大模型体系,基于昇腾云全栈软硬件训练,具备昇腾亲和特性。其开源部分NLP模型(如openPangu),降低开发者门槛;闭源部分则持续深耕行业,支持企业构建专属大模型。例如,南方航空采用盘古大模型跨模态预测技术,实现18个月客流量与票价预测,准确率达90%,显著提升运营收益。目前,该模型已覆盖政务、金融、制造等30余个行业、500余个场景。

从算力到模型,从开发工具到智能体平台,华为云的全栈布局已形成独特优势。其CloudMatrix超节点、昇腾AI云服务、Versatile平台等能力,均为当前市场独有。例如,360集团发布的纳米AI智能体,依托CloudMatrix的Token推理服务,成功处理每日上千万内容生成请求;高等教育出版社“龙凤”平台、美的中立云平台等,均基于华为云AI服务实现创新。截至目前,使用华为云AI服务的全球客户数量从去年的321家增至1805家。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