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汽车11.68万辆车召回引热议:是软件缺陷召回,还是常规OTA升级?

   时间:2025-09-20 14:35: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小米汽车因辅助驾驶功能安全问题引发公众关注。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企业通过OTA(远程软件升级)方式实施的召回措施,究竟属于常规技术升级还是针对产品缺陷的补救行为。

根据小米汽车发布的召回公告,部分车型在L2级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启用时,存在极端场景下识别预警不足的问题。当系统未能及时识别障碍物时,若驾驶员未及时接管车辆,可能导致碰撞风险增加。企业同步启动的OTA升级包含三项关键改进:优化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适配功能、提升复杂路况下的通行连贯性。尽管无需更换硬件,但企业仍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完成备案程序。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召回方式正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燃油车时代,召回多涉及机械部件更换,需车主返厂处理;而智能电动车时代,软件问题可通过云端推送解决。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案例中,超过60%采用OTA方式完成。但并非所有软件升级都构成召回,只有涉及安全缺陷的升级才需履行法定召回程序。

此次小米汽车召回的特殊性在于双重安全隐患。除高速领航功能外,召回公告还披露了智能泊车系统的缺陷:部分车辆因授时同步异常,导致静态障碍物探测失效,可能引发剐蹭事故。法律专家强调,根据现行法规,产品缺陷包含设计缺陷、制造缺陷和指示缺陷三种类型,软件算法问题属于典型的设计缺陷范畴。

社会舆论的焦点还集中于今年3月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该起涉及三名乘员的严重碰撞事件,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系统可靠性的质疑。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事故与本次召回缺陷存在直接关联,但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责任认定需等待权威机构的事故鉴定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召回程序折射出智能汽车时代的监管新挑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针对软件定义汽车的特征,正在完善召回管理细则,重点规范OTA升级的安全评估标准。企业方面则强调,已建立更严格的内测机制,所有软件更新需通过虚拟仿真、封闭场地、公开道路三级验证。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