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存在辅助驾驶安全隐患,小米汽车近日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召回备案,计划通过远程软件升级(OTA)方式为11.69万辆问题车辆进行技术优化。此次召回涉及2024年2月至2025年8月生产的车型,主要针对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场景下的识别与处置不足问题。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公告,召回范围内车辆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时,对特殊道路场景的预警和处置能力存在缺陷。若驾驶员未能及时接管车辆,可能引发碰撞风险。小米汽车表示,此次升级无需更换硬件,仅需将车机系统更新至Xiaomi HyperOS 1.10.0版本即可完成优化。
升级内容涵盖三大核心改进:首先增强高速及城市快速路的通行连贯性,优化车道保持与变道逻辑;其次提升对大型车辆的识别精度,实现更早发现压线车辆并执行灵活绕行;最后新增"动态车速"功能,可根据实时路况自动调整巡航车速。这些改进旨在降低辅助驾驶功能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此次召回采用OTA技术实施,体现了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崔东树指出,相比传统召回方式,软件升级既能快速消除隐患,又能减少用户到店维修的不便。他强调,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阶段,车企应当建立更严格的安全验证体系。
监管层面正加强对智能汽车OTA行为的规范。今年3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涉及自动驾驶功能的软件升级必须取得相应许可。8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企业不得通过OTA隐瞒产品缺陷,未经备案不得推送升级包。这些措施为行业树立了明确的安全标准。
在召回计划实施当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通过社交媒体宣布,SU7与YU7车型将同步推送秋季大版本更新,新增超级任务、宠物模式等座舱功能。这种"安全升级+功能优化"的并行策略,显示出企业在技术迭代与用户安全之间的平衡考量。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召回总量达506.88万辆,同比增长显著。其中智能电动车型占比持续上升,反映出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安全监管挑战。9月19日当天,除小米外还有两家车企发布召回公告,显示行业对产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正在征求意见的《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将为行业设立明确的安全门槛。该标准针对领航辅助系统提出具体要求,包括限速控制、实线变道禁止等细则,并构建覆盖交叉路口、施工区等复杂场景的测试体系。这些措施有望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向更安全、更可靠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