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联合开展的研究提出,外星生命可能正在监听地球与深空探测器之间的通信信号,而人类或许也能通过类似方式定位外星文明。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揭示了地球无线电信号在宇宙中传播的潜在影响。
研究团队分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深空网络(DSN)数十年的通信记录。DSN由全球多地的大型射电天线组成,负责追踪月球及更远深空的探测器,并向其发送指令、接收科学数据。科学家发现,当人类向火星等探测器发送无线电指令时,部分信号会逸散至太空,理论上可能长期存在甚至无限传播。
论文第一作者范品辰指出,基于近20年数据,若外星文明位于能观测地球与火星“连线”的轨道位置,其接收人类信号的概率高达77%;若观测对象为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的连线,概率则降至12%。由于太阳系行星运行平面高度重合,位于该平面边缘区域、距离地球约23光年以内的外星文明,最有可能截获地球信号。
研究同时提出,若外星文明采用类似技术向太空发射信号,人类理论上也能通过监测捕捉到这些信号,从而反向定位其位置。这一发现为寻找地外生命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分析信号传播方向与频率,可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探测效率。
此前,人类对地外生命的探索已取得多项突破。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剑桥大学团队在距离地球124光年的系外行星K2-18b大气中检测到可能支持生命活动的物质。10年前,美国搜索外星文明研究所专家纳萨莉·卡布罗尔曾预言,人类有望在有生之年发现地球附近的简单外星生命,并在其他星系找到类地行星。她同时提到,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可能已尝试联系地球,但人类技术尚无法接收其信号。
论文另一作者杰森·赖特强调,当前人类对深空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对太阳系认知的深化,地球与其他行星间的信号交互将愈发频繁,这为捕捉外星技术特征(technosignatures)提供了更多机会。研究团队认为,通过系统分析宇宙中技术信号的分布规律,人类或能突破现有局限,揭开地外生命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