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近日发布通知,正式启动2024年度储能项目运营补贴申报工作。根据政策,2023年以来新建投运的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将按实际放电量获得每千瓦时0.3元的运营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按装机规模划分:5万千瓦以下项目年度最高补贴500万元,5万至10万千瓦项目最高补贴800万元,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元。
中国储能市场已跃居全球首位。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时,近五年累计增长达20倍。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超90%,系统出货量占比超70%。浙商证券分析指出,随着各省新能源配套政策逐步落地,储能盈利模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若容量电价机制全面推广,项目经济性将显著提升。国内储能需求持续超预期的同时,海外市场也呈现高增长态势。
在储能产业链中,多家上市公司表现活跃。盛弘股份开发的交直流一体系统可有效提升大型储能电站能效;艾罗能源作为国际光伏储能系统供应商,其产品覆盖家庭、工商业及大型电站场景,其地面电站级并网逆变器已应用于西藏阿里结则茶卡盐湖示范项目。
固态电池领域迎来重要进展。松下能源公司宣布将量产全固态电池,该技术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低起火风险和更优高温适应性,计划2026年实现样品出货。这种新型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宽温域运行等特性,不仅可替代现有液态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还将拓展至低空飞行器、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兴业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下半年以来固态电池技术突破频繁,带动锂电板块整体估值回升。在政策扶持和新兴应用场景需求释放的双重推动下,产业化进程可能提前。当前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基本确定,材料性能和设备工艺接近量产标准,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进入设备与材料供应商定点关键期。
A股市场中,多家企业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天赐材料重点研发硫化物和氧化物体系固态电解质,其中硫化物路线已进入中试阶段;欣旺达固态电池研发取得进展,正在探索商业化路径;联赢激光为头部电池企业提供固态电池中试线和量产装配线,宁德时代等重要客户已采用其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