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扩大的亏损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美国传统汽车巨头福特正加速推进电动化转型,试图在特斯拉与中国车企主导的赛道上寻找突破口。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在近期公开访谈中坦言,拆解特斯拉和中国品牌电动车的经历让他深受震撼,直言“竞争对手的产品领先程度远超预期”,这直接推动了福特内部的大规模改革。
2022年,福特将电动车业务剥离为独立部门“Model E”,试图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提升效率。法利透露,团队在拆解特斯拉Model 3及多款中国电动车后发现,福特同类产品的电线长度比特斯拉多出1.6公里,不仅增加车身重量,还迫使配备更大容量电池以维持续航。这一发现成为福特技术革新的催化剂,法利强调:“我们必须直面差距,否则无法在电动化浪潮中生存。”
尽管改革决心坚定,福特的电动化之路仍充满挑战。“Model E”部门成立后连续两年亏损超50亿美元,且短期内难以扭转颓势。法利承认,美国电动车市场需求结构与预期存在偏差,消费者更倾向价格在3万至4万美元区间的车型,而非此前主推的7万至8万美元高端产品。他直言:“美国市场与我们的设想完全不同,必须重新定位。”
为应对市场变化,福特于今年8月宣布投资50亿美元重塑电动车生产体系。根据“通用电动汽车平台”计划,福特将斥资20亿美元改造肯塔基州工厂,从燃油SUV生产线转型为电动车专用产线;同时投入30亿美元在密歇根州新建电池工厂,采用非中国供应链以降低成本。首款基于新平台的产品为四门中型电动皮卡,计划2027年上市,起售价预计降至3万美元,较现有车型大幅下降。
福特高层将此次转型视为“与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正面竞争的关键举措”。法利分析称,中国车企凭借规模优势和垂直整合能力占据成本高地,但福特可通过动力系统创新实现差异化竞争。他举例称,福特研发的驱动系统能耗精度达到瓦特级,使电池体积比比亚迪同类产品缩小三分之一,从而抵消部分成本劣势。负责技术转型的首席电动汽车官道格·菲尔德补充道:“我们用更少的电池实现了相同续航,这是技术突破带来的竞争力。”
这场变革被法利比作福特1908年推出T型车的历史性时刻。当年,T型车以亲民价格和标准化生产颠覆汽车行业,使普通家庭得以拥有汽车。如今,福特试图复制这一模式,通过技术优化和成本控制打造“市面上最实惠的电动皮卡”。法利承认,底特律车企此前多次尝试小型车战略均以失败告终,此次转型“本身是一场冒险”,但他坚信“如果电动车价格合理且功能丰富,美国消费者会愿意转向电动化”。
尽管福特高层对新战略充满信心,市场仍持观望态度。分析指出,福特需在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间找到平衡,同时应对特斯拉降价压力和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扩张。法利坦言:“我不能保证一切顺利,但我们必须尝试。这场竞争不仅关乎美国市场,更决定福特能否成为真正的全球性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