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裁员到合作建厂:英航发巨头罗罗公司如何在中国市场“转身”?

   时间:2025-09-22 02:08:52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全球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巨头企业罗尔斯·罗伊斯(简称罗罗公司),曾因拒绝与中国合作而备受关注。然而,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这家企业最终选择与中国国航携手,共同成立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这一举动,标志着罗罗公司对中国航空市场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转变。

罗罗公司作为全球三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在宽体客机发动机市场占据领导地位。其历史可追溯至二战时期,当时英国空军战机的发动机均由该公司生产。战后,罗罗公司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航空业造成了沉重打击,罗罗公司也未能幸免。当年上半年,公司亏损高达54亿英镑,发动机交付量大幅下降,全年亏损额更是达到40亿英镑。为应对危机,罗罗公司宣布裁员9000人。

在此背景下,中国业内企业曾尝试与罗罗公司洽谈合作,但遭到拒绝。罗罗公司认为,中国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尤其是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与罗罗这样的巨头存在较大差距。从技术层面考虑,罗罗公司担心与中国合作会导致技术外泄,因此在合作上持谨慎态度。

然而,市场形势的变化迫使罗罗公司重新审视其战略。2023年,罗罗公司再次宣布全球裁员2000至2500人,以应对通胀压力和成本上升。尽管公司在2021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通胀压力导致研发制造成本不断攀升,公司不得不通过裁员来控制成本。然而,裁员只是权宜之计,罗罗公司深知,要实现长期发展,必须扩大市场份额。

在此背景下,罗罗公司终于迈出了与中国合作的第一步。2023年,罗罗公司与中国国航共同出资成立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双方各占股50%。该工厂占地超过8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正式运营,到2030年实现满负荷运营,每年可维修发动机250台,员工规模将超过800人。这一合作被视为罗罗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试探性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仅涉及发动机维修业务,并未涉及研发制造领域。这表明罗罗公司对中国市场仍持谨慎态度,担心技术外泄。然而,中国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让罗罗公司无法忽视。未来20年,中国民用航空领域预计需要超过9000架新飞机,这一需求量让全球航空企业垂涎欲滴。

波音和空客作为全球两大航空制造企业,已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尽管中国C919大飞机已投入运营,但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国内飞机更换仍需时间。波音公司曾发布报告预测,未来20年,中国民用航空领域至少需要8830架新飞机。空客的预测则更为乐观,认为新飞机需求量将超过9000架。这一预测显示,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客流市场。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罗罗公司自然不愿错过。然而,西方企业也意识到,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不再是外国产品的天下。国产飞机和发动机将持续发力,逐步占据市场份额。这种趋势与过去30年完全不同,当时中国主要依赖国外技术。未来,西方技术和产品将仅作为国内市场的补充,而非主导者。

尽管中国在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仍相对落后,但多年来一直在奋力追赶。目前,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已接近获得适航证,未来国产大飞机将安装国产发动机。这一趋势将使中国航空市场反过来制约西方企业。罗罗公司放下身段与中国合作,未来获得的市场份额将有限。至于技术交流,则取决于西方企业的态度。

长期以来,西方企业自视技术主导者,对中国的发展历程持轻视态度。然而,这种自负正成为中国持续进步的动力。随着中国市场的扩大,航空市场的主导权将逐渐转移到中国手中。西方航空企业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将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在市场面前,再傲娇的西方企业也难以抵挡利润的诱惑,而主导权已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