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管晓宏院士谈艺术与科学:艺术思维启新思,音乐科学交汇未来可期

   时间:2025-09-24 01:38:0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日举办的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分享了其团队关于“音乐智能量化和脑科学认知研究”的最新成果。他指出,音乐艺术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具有广阔前景,这种跨学科探索有望推动多个领域的突破。

管晓宏在主题演讲后接受采访时强调,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仅依赖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突破常规的灵感与顿悟。他提到,艺术学科所培养的创造性思维,恰恰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关键启发。“工业革命前,音乐曾被视为数学的一个分支,这种历史联系值得重新审视。”他以文艺复兴时期为例,说明艺术与科学曾有过深度交融。

针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管晓宏引用教育家观点指出,小学生数学成绩与音乐素养存在显著相关性,但这种关联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他特别提到钱学森曾倡导的“艺术形象思维与科学逻辑思维结合”理念,认为理工科教育虽注重逻辑训练,但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跳出既有框架。“艺术思维能帮助科学家打破思维定式,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自2012年起,管晓宏便致力于推动“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主题音乐会,并在演出中亲自演奏长笛。他通过实践证明,音乐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创新思维。在论坛上,他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音乐与脑科学”重大专项,该项目旨在通过音乐量化研究促进信息科学、脑科学、生物医学与人文艺术的交叉融合。

谈及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管晓宏承认AI在短篇音乐生成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尤其在流行歌曲创作中“真假难辨”。但他同时指出,AI目前仍无法完成大型管弦乐作品,其创作本质仍是基于已有数据的机器学习。“我们期待艺术作品能展现独特创意,就像科学研究需要原创性一样。”他强调,音乐中隐藏着人类认知的深层奥秘,例如特定旋律如何引发大脑愉悦感,这类研究对脑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管晓宏团队的研究包含多项创新目标:建立音乐与脑认知的量化关联模型,开展人类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跨物种比较研究,发展微观层次的脑科学测量方法,并提出基于脑科学原理的音乐治疗方法。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科学问题,更能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艺术实践与科学普及提升公众素养。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