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滴灌创新者尹飞虎:于新疆大地绘就节水丰产“智慧算法”

   时间:2025-09-24 01:20:5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提起新疆,不少人脑海中会浮现出“干旱少雨”的画面。然而,这片曾经以缺水著称的土地,如今已悄然蜕变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冠以“西部粮仓”的美誉。

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一项名为“滴灌水肥一体化”的农业创新技术。这项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水肥输送,将每一滴水、每一克肥的效用发挥到极致,为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技术的核心推动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尹飞虎。他扎根边疆数十年,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将实验室里的理论转化为田间地头的实效。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尹飞虎有着“科研战士”“节水先锋”的称号。他常说,农业科研就是与土地对话,要读懂每一寸土壤的需求,找到最适合的“生长算法”。

他的研究团队像一群“土地医生”,通过传感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农田量身定制水肥方案。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将养分精准送达作物根部,既避免了浪费,又提高了产量。

这种“按需供给”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大水漫灌”的粗放方式。据测算,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水资源利用率提升近一半,化肥使用量减少三成,而作物产量却显著增加。

尹飞虎的办公室里,堆满了田间记录的数据和实验报告。他说,农业科研没有捷径,只有反复试验、不断优化,才能找到最适合这片土地的“最优解”。

如今,这项技术已在新疆广泛应用,并推广至全国多个干旱半干旱地区。越来越多的农田用上了“智能滴灌”,农民们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

走进尹飞虎的故事,就像翻开一本关于土地与科技的对话录。他用科学为干旱大地编写“生长密码”,让每一滴水、每一粒肥都发挥出最大价值。

今日,我们聚焦这位“大地的算法师”,看看他是如何用科技之力,让荒漠变绿洲,让缺水地长出“金粮仓”。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