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抖音创作者大会上,抖音生态策略负责人贾贝贝就平台内容生态发展发表了深入见解。他指出,随着内容平台走向成熟,流量分配的稳定性成为一把双刃剑——对头部创作者而言,稳定的流量意味着持续的曝光和收益;但对新入局的创作者来说,流量增长的空间正逐渐收窄,成长速度也随之放缓。
这一现象并非抖音独有,而是所有内容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普遍面临的挑战。多位MCN机构负责人和创作者向记者透露,在算法推荐机制主导下,内容生产的焦虑感日益加剧。用户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创作者制造爆款的难度也随之提升。如何在流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平衡新老创作者的诉求,成为平台必须解决的课题。
过去,内容平台的优质内容筛选主要依赖编辑团队的主观判断。这种模式虽然能保证内容质量,但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只有符合编辑审美标准的内容才能获得推荐,导致大量用户难以找到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真正优质的创作者也可能被埋没。算法推荐机制的引入,打破了这种单一模式,通过点赞、转发、完播率等数据指标,更客观地反映内容的受欢迎程度。
然而,算法并非万能。前平台运营负责人坦言,算法只能通过数据表现来推断内容质量,却无法真正理解“优质”的内涵。例如,在物理科普等小众专业领域,算法往往难以准确识别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为此,抖音开始探索新的优质内容筛选机制,试图在编辑推荐和算法推荐之间找到平衡点。
贾贝贝在大会上提出了一个新思路:让懂行的用户成为优质内容的“裁判”。以物理科普为例,真正了解该领域的用户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内容的专业性和价值。他们的点赞、评论、收藏等行为,将成为平台识别优质内容的重要依据。据透露,抖音每天有近1亿用户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通过行为数据帮助平台理解什么是优质内容。
除了优化内容筛选机制,抖音还对基础推荐算法进行了调整,试图让优质内容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数据表明,这一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过去一年,抖音上优质内容的播放量和播放时长分别同比增长160%和220%,优质内容的播放时长更是普通内容的17倍。在游戏、二次元、人文社科等17个垂直领域,优质内容的播放时长同比翻番。今年,创作者流量的稳定性较去年提升了15.9%。
为了进一步帮助创作者提升内容质量,抖音的运营团队开始介入创作早期阶段,从选题策划到资源对接提供全方位支持。抖音阶梯计划负责人曹锐表示,经过一年调研发现,优秀创作者的作品往往具备行业首创、选题稀缺、表达突破等特点,但普遍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
去年,抖音运营团队尝试为十几位科普创作者争取到实地探访中国天眼的机会,并撮合两位创作者参与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与《算法设计》作者乔恩·克莱因伯格、机器学习之父迈克尔·欧文·乔丹等学术大咖展开对话。曹锐透露,今年平台计划将这一模式系统化,帮助更多创作者对接稀缺资源。
从大会透露的信息来看,抖音正通过运营、算法、产品等多维度的创新,持续为创作者释放增长红利。平台希望证明,在流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创作者依然能够通过优质内容获得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