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巴巴吴泳铭详解ASI三阶段路线:AI将超越人类,重构智能时代新格局

   时间:2025-09-24 18:29:57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发表主旨演讲,首次系统阐述了从通用人工智能(AGI)迈向超级人工智能(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他指出,AGI并非人工智能发展的终点,而是通往更强大智能的起点,终极目标是实现能够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

吴泳铭将通往ASI的路径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智能涌现”,其核心特征是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发展出泛化智能和通用对话能力。他解释道,过去几十年互联网积累的数字化知识,为大模型提供了理解意图、解答问题以及进行多步推理的基础,使AI能够初步模拟人类思维。

当前,AI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自主行动”。这一阶段的标志是AI从语言交互转向真实世界行动,能够在人类设定目标后拆解复杂任务,使用和制作工具,完成与数字世界及物理世界的交互。吴泳铭强调,大模型已具备连接数字化工具的能力,并通过提升编程水平帮助人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未来,自然语言将成为AI时代的“源代码”,任何人都能通过自然语言创造个性化的智能代理(Agent)。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将是AI超越人类的关键。吴泳铭指出,这一阶段包含两个核心要素:AI连接真实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以及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模型升级。他提到,目前AI在内容创作、数学和编程领域进步显著,但这些信息仍存在局限性。只有直接从物理世界获取更全面、原始的数据,AI才能突破现有边界,通过自学习优化数据流程、升级模型架构,最终实现“超越人”的目标。

吴泳铭进一步预测,AI将重塑计算范式。他提出,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几乎所有链接真实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将与之连接,用户需求和行业应用将通过大模型相关工具执行任务。未来,大部分软件可能由大模型生成的Agent构成,而非传统商业软件,模型部署也将覆盖所有设备。

在计算基础设施层面,吴泳铭认为数据中心将从以CPU为核心的传统计算,加速转向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他解释,新的计算范式需要更密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和更大的集群规模,这依赖充足的能源、全栈技术以及数百万计的GPU和CPU协同运作。只有超级AI云才能承载这种海量需求,未来全球可能仅存在5至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吴泳铭还提出一个大胆判断:AI将取代能源,成为最重要的商品。他比喻,AI能力将以Token的形式在云计算网络上产生和输送,Token就像未来的“电”,驱动各行各业的工作。随着AI渗透更多物理场景,模型和Agent的能力将不断增强,最终形成自我循环的升级体系。

面对AI日益强大的趋势,吴泳铭对人类与AI的协同模式充满信心。他以程序员通过Coding工具快速创建系统为例,说明未来人与AI的协作将覆盖家庭、工厂和公司等所有场景。他预测,每个人可能需要100张GPU芯片来辅助工作,而ASI将像电放大人类体力一样,指数级放大人类的智力杠杆。“过去10小时的产出,未来可能被放大十倍甚至百倍。”

吴泳铭总结道,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解锁更多生产力,并创造新的需求。AI将重构基础设施、软件和应用体系,成为真实世界的核心驱动力,掀起新一轮智能化革命。他强调,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