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期间,“星光大道”企业展区成为了一扇观察人工智能未来的窗口。这里聚集了全国数十家顶尖AI企业与创新团队,将最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可触摸、可交互的沉浸式体验,构建出一座“AI未来实验室”。
记者在现场看到,科技与生活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某企业展示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通过非侵入式传感器捕捉脑电信号,实现用“意念”控制机械臂的精准操作;另一侧的全息交互智能体则突破屏幕限制,在三维空间中与参观者实时对话。交通领域的大模型系统能根据实时路况动态优化信号灯配时,而情感陪伴机器人通过多模态交互技术,可识别用户情绪并给予个性化回应。
这些技术并非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展出的产品已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例如情感机器人已在养老机构试点,交通大模型正在广州部分区域运行测试。一位参观者体验后感叹:“原本以为AI还离生活很远,没想到这些技术已经能解决实际问题。”
展区现场,算法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清晰可见。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医疗,从城市治理到文化创意,AI技术正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毛细血管中。参观者通过互动装置,直观感受到算法如何优化物流路径、提升医疗诊断效率、甚至创作个性化艺术作品。这种“可感知的科技变革”,让抽象的算法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生产生活场景。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载体,琶洲通过此类活动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展区内,既有头部企业的成熟方案,也有初创团队的突破性尝试,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链。这种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正吸引着更多资源向这里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