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云AI战略获投资人青睐:确定性未来与真金白银投入下的市场选择

   时间:2025-09-25 10:48:5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阿里巴巴港股近日迎来新一轮市值攀升,9月24日举办的云栖大会上,公司宣布将追加AI领域投入计划,推动股价当日收涨9.16%,总市值突破3.32万亿港元。这一涨幅使阿里巴巴年内市值实现翻倍,创下近四年新高。市场分析指出,集团决策层对AI战略的持续加码,正成为驱动资本市场的核心动力。

自今年初以来,阿里巴巴股价波动与AI资本支出(Capex)呈现强关联性。2月,集团宣布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与AI基础设施后,股价在10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超35%;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重申AI投入决心,配合阿里云业绩超预期表现,美股单日涨幅达13.5%。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折射出投资者对科技巨头AI布局的"错失恐惧症"——宁可承担估值泡沫,也不愿错失行业变革机遇。

这种投资逻辑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振。美国科技企业甲骨文近期财报显示,其未履约订单同比增长359%至4550亿美元,与OpenAI合作建设4.5吉瓦数据中心的消息公布后,股价单日飙升40%,创始人财富一度超越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但狂热背后,行业泡沫隐忧逐渐显现:8月美股AI概念股集体回调,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显示,95%的企业生成式AI试点项目对利润影响微乎其微,引发市场对投资回报率的质疑。

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的AI战略展现出差异化路径。集团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提出,AI发展将经历智能涌现、自主行动、自我迭代三个阶段,终极目标是实现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为此,阿里云确立两大战略支点:一是通过通义千问开源模型构建"AI时代的安卓"生态,二是打造提供智能算力网络的超级AI云。远期规划显示,到2032年集团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将较2022年提升10倍,彰显长期投入决心。

核心竞争力构建成为阿里获得资本青睐的关键。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自有数据、用户入口和产业生态构成大模型竞争的三要素。相较于单纯资本投入,阿里巴巴依托电商、物流、本地生活等业务场景形成的生态闭环,以及通义开源社区积累的17万个衍生模型、300个开源项目和6亿次下载量,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这种"技术+场景"的双轮驱动模式,使其在AI基础设施竞赛中占据有利位置。

云栖大会的十年变迁印证着行业格局的演变。从最初聚焦大模型技术讨论,到如今全面展示AI与产业融合成果,展馆内淘天集团、饿了么等阿里系产品的展示面积显著扩大,通义家族模型取代国际主流模型成为核心展品。最新发布的Qwen3-Max模型在编程能力测试中位列全球第一梯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基础模型领域的技术突破。这些变化折射出AI发展从概念验证向规模化落地的转变。

全球AI资本支出持续膨胀,摩根士丹利预测2028年前相关投入将达2.9万亿美元。但行业共识逐渐形成:单纯堆砌算力已难以赢得资本信任,企业需要证明技术投入能够转化为实际商业价值。阿里巴巴通过生态协同降低模型落地成本,用场景数据反哺技术迭代,这种"闭环式创新"模式或为行业提供新的发展范式。当市场在泡沫与机遇间摇摆时,能够证明AI改造物理世界能力的企业,正在获得更多确定性支持。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