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饮料行业因一则消息掀起波澜:有媒体报道称,宏胜饮料集团旗下七家公司联合发布通知,宣布自2026年新销售年度起,将逐步停用“娃哈哈”品牌,转而启用新品牌“娃小宗”。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市场热议,业内人士纷纷猜测此举背后是否暗藏战略调整。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信息显示,宏胜饮料集团已申请注册“娃小宗”商标,涵盖茶饮料、矿泉水、果汁等32个品类,与娃哈哈现有产品线高度重叠。这一动作被解读为宗馥莉为应对品牌使用权争议而预留的“B计划”。知情人士透露,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商标使用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这为品牌运营带来不确定性。
作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的决策引发多方关注。某第三方机构评估显示,娃哈哈品牌价值已达911.87亿元,其市场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面对复杂的股权架构,宗馥莉不得不未雨绸缪。有经销商透露,虽未收到正式通知,但已对品牌更迭可能带来的市场风险表示担忧。陕西某代理商直言:“三线城市消费者对娃哈哈的国民品牌认知根深蒂固,新品牌培育难度极大。”
事实上,宗馥莉近年来已在品牌年轻化领域展开布局。从更换代言人到推出子品牌,她试图打破娃哈哈与父亲宗庆后的深度绑定。留学背景赋予其现代化管理理念,接班后迅速调整管理团队、变革销售渠道,展现出与父辈不同的经营风格。这种转变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证明,也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必要举措。
饮料行业资深人士分析,若“娃小宗”落地,将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需继承娃哈哈的渠道资源,另一方面要建立全新品牌认知。安徽某县城经销商表示,超过七成同行对新品牌持观望态度,“在消费市场低迷的当下,培育新品牌的成本和风险都太高”。这与元气森林等新兴品牌的崛起路径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通过差异化定位在巨头环伺中突围。
值得关注的是,娃哈哈2024年业绩虽因情怀消费回升至700亿区间,但2025年代工风波和内部纷争使其发展蒙上阴影。农夫山泉等竞争对手持续丰富产品线,进一步压缩市场空间。在此背景下,宗馥莉的决策更显关键。是延续娃哈哈品牌进行创新,还是另起炉灶打造“新娃哈哈”,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走向的核心命题。
目前,娃哈哈集团官方尚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选择何种路径,宗馥莉都需在股东利益、市场接受度和品牌价值传承间寻找平衡点。这场品牌更迭风波,实质上是传统企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其结果或将重塑中国饮料行业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