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近日在上海拉开帷幕,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展会吸引了众多行业目光。中国电信展台以“云赋新质 智惠未来”为核心,精心打造了智云底座、新质工业、智算未来三大展区,集中展示了云网融合、人工智能、算力调度、安全防护等领域的11项创新成果,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
在工业数智化进程中,网络稳定性是关键。中国电信作为云网融合的先行者,展示了其在底层网络、算力调度、虚拟化生产和智能运维领域的完整解决方案。其中,天翼物联打造的5G确定性专网尤为引人注目。该专网可实现4个9(99.99%)的10ms时延稳定、4个9的毫秒级抖动控制,以及5个9(99.999%)的零丢包可靠传输。以飞机制造为例,机体组装环节需要多个机械臂协同作业,对网络要求极高。5G确定性专网通过双发选收能力,确保机械臂精准协同,避免因网络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推动工业应用实现“感、联、知、控”的全链路升级。
工业虚拟化云桌面技术则是另一大创新。传统PC机和生产类软件面临运维难、兼容难、数据安全等问题,而云桌面技术通过虚拟化软件整合物理服务器资源,为用户构建灵活、高效的虚拟桌面环境。上海施耐德电气康桥工厂已应用该技术,实现算力与数据的集中管理。目前,该工厂较标准工业PC节能76%,较自身最高负载节能97%,同时降低了硬件能耗和运维停机时间,提升了产线应用的调度与扩展效率。
智云上海作为重点展项,展示了其在城市数智化领域的突破。基于50G PON、WiFi7、5G-A等新一代接入技术,智云上海构建了超高速、低延迟、高可靠的网络基础,形成覆盖城市全域的大内网和“专用通道+专用IP”的双网双速体系。该平台已加载政企、家庭等差异化服务,成为推动上海数字经济跃升的重要抓手。在工业领域,智云上海通过云网融合、算力调度和智能化应用,助力企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跨越,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典范。
算力是企业发展AI能力的核心。中国电信展出的“工业+AI”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覆盖通算、智算、超算,实现多方算力的集中接入和跨服务商、跨地域、跨架构的统一管理与调度。该平台依托全国装备制造业数字供应链平台,汇聚2.2亿件工业产品数据、3D模型和28大类通用零配件信息,形成适配工业场景的高质量数据集。平台提供数据标注、模型训练优化、场景化应用等全流程服务,支持数据方、开发者共同参与生态共建,助力企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
针对中小企业算力成本高的问题,中国电信推出了业界首款“全光组网+AI算力+高性能服务器”三合一设备——翼智企算网一体机。该设备以DeepSeek+翼智企Agent模型为技术底座,搭载100余种CV算法,企业可按需选择并快速集成生态算法,同时也能承载自研算法,实现算法、算力、数据的“可云可端”灵活调度,真正让算力服务像水电一样“即开即用”。
安全是工业领域的核心议题。中国电信推出的“视频AI巡检卫士”通过国标、企标协议无缝对接现有摄像头,搭建异构视频设备的统一管控平台,构建覆盖视频监控全链路的智能运维体系。该方案已接入上海30余万路视频设备,实现统一运维与管理,并在公安、教育、城运等20余个项目中落地应用,有效解决了管理设备量大、人工巡检耗时、故障定位困难等问题。
中国电信还展示了云脉SASE与云镜终端安全防护系统两大安全“利器”。云脉SASE作为下一代一体化办公安全平台,提供零信任网络访问能力,无论设备或网络环境如何,都需经过多重审核才能接入,保障远程办公便捷性的同时防止数据泄露。云镜终端系统则整合了防病毒、EDR、桌面管理等功能,可实时清点终端资产,精准掌握设备配置和软件安装情况,甚至能远程修复系统漏洞,为企业安全筑起“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