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存量竞争时代:小米17系列变阵对标苹果,国产手机厂商高端突围战打响

   时间:2025-09-27 02:59:02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每年苹果推出新款手机时,国产手机厂商的新品总会被置于同一舞台比较,无论它们是主动还是被动参与这场竞争。在这场高端市场的角逐中,小米显然选择了主动出击的策略。

近日,小米发布了一款跨代新品——原本应命名为16系列的手机被重新命名为17系列。这款新机在产品线配置上新增了6.9英寸的Pro Max版本,与苹果iPhone17系列形成直接对标。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小米已全面对标苹果,试图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从产品线布局到外观设计,小米17系列都透露出浓厚的“苹果风格”。除了新增的Pro Max版本外,该系列还搭载了3nm工艺的骁龙8Gen5芯片,其CPU性能与iPhone17系列的A19 Pro芯片相当,GPU性能则提升了34.6%。小米17 Pro系列的背屏设计也被认为与苹果的新外观有相似之处,但功能上更为丰富,支持个性时钟、AI壁纸以及信息通知等功能。

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小米16改名的原因。他表示,小米做手机已有15年,但外界对其仍存在刻板印象。通过改名和全面对标苹果,小米希望重新塑造品牌形象。他强调,五年前小米提出对标苹果需要勇气,而如今“全面对标”则是因为小米17在多个方面已超越iPhone17全系列。

事实上,试图通过“果味”设计吸引高端用户的国产手机厂商不止小米一家。OPPO此前就被业界戏称为“OPhone”,其即将发布的Find X9系列也采用了直板机身设计,与iPhone颇为相似。消费电子研究首席分析师李泽刚认为,安卓手机厂商的目标一致,即转化苹果用户。他指出,尽管苹果常被吐槽,但其仍是手机工业设计和美学设计的引领者,高端市场也只有苹果拥有如此大的份额可供瓜分。

除了模仿设计外,国产手机厂商还针对苹果的短板进行打击。例如,电池续航和影像能力是iPhone用户吐槽最多的方面,而1英寸主摄大底和硅碳负极电池已成为国产旗舰手机的标配,这些配置也在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

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始于五年前,当时它正式提出对标苹果。如今,小米已成为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三的厂商,但高端化仍是其重要任务。全球手机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手机厂商在出货规模上实现快速增长的可能性降低。以小米为例,今年第二季度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240万台,同比增长仅0.6%;手机收入也同比减少2.1%。

雷军表示,全球手机市场的竞争难度超过汽车市场,苹果、三星、华为等对手都是科技巨头。他还提到,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六个主要玩家的平均市占率在15%至16%之间,“我们早已放弃了速胜的想法。”

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冲击高端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盈利空间。李泽刚指出,低端手机毛利极低,只能赚取边际贡献。如果手机厂商向高端市场发展,中低端产品的定价空间将更大,产品线也可以更广。这也是所有OEM厂商实现高端化的最终诉求。

在高端市场,苹果仍是小米最大的对手。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高端机市场中,苹果以43%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但同比下滑9%;华为以38%的份额位居第二,同比增长69%;小米位居第三,份额为7%,同比增长102%。在海外高端机市场,苹果上半年占据62%的份额,三星占据20%,华为以8%的份额排名第三,小米位居第四,同比上涨55%。

李泽刚认为,小米手机经过几年的高端化迭代已取得一定成功,包括发布人车家战略等。但他也指出,高端用户人群的认知需要长期品牌积累。高端化不能仅从技术或性能上判断,否则堆满料的国产手机早已战胜苹果。它更多是心理因素,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和品牌资源投入,“不是一两年能够速成的。”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