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时2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的尾焰划破夜空。随着轰鸣声渐起,这枚由我国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载着风云三号H星直冲云霄,数分钟后,卫星精准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场指挥大厅内随即响起热烈掌声。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的最新成果,本次发射的卫星与火箭均由该院主导研制。风云三号H星是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家族的第22位成员,同时也是第二代低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的第八颗卫星。其核心使命聚焦于天气预报精度提升、大气化学成分监测以及气候变化规律研究。
该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设计,搭载的9台遥感仪器构成多维探测体系。其中,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可实现全天候地表观测,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能捕捉0.1℃量级的温度异常,微波温度计则突破云层限制获取大气垂直结构数据。尤为突出的是,卫星首次配置的百公里幅宽温室气体探测载荷,将填补国际高精度全球碳源汇监测的技术空白。
据航天专家介绍,风云三号H星投入运行后,其数据产品将通过世界气象组织框架向全球共享。该卫星每日可生成超过2TB的原始观测数据,经地面系统处理后形成的40余种标准产品,将显著提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云物理参数的精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