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即时响应到“自动化研究者”:OpenAI两位核心人物谈未来科研新方向

   时间:2025-09-27 20:36:2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中,OpenAI 的两位核心研究主管——首席科学家 Jakub Pachocki 与首席研究官 Mark Chen——近期成为行业焦点。他们不仅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独家专访中分享了攻克推理模型知识串联难题的经验,更在 a16z 播客栏目中与普通合伙人 Aden Mita、Sarah Wang 展开深度对话,首次系统性披露了 OpenAI 在后 GPT-5 时代的研究方向与组织理念,提出构建“自动化研究者”(Automated Researcher)的远期目标。

GPT-5 的设计理念成为对话的起点。Mark Chen 坦言,此前 OpenAI 的模型路线存在内在矛盾:GPT 系列(2, 3, 4)以“即时响应”为核心,能快速给出答案;而推理模型 o 系列则侧重深度思考,追求答案质量。这种分离导致用户选择困惑。为此,GPT-5 的核心任务是解决这一矛盾,将推理能力无缝融入用户交互中。“我们希望用户无需纠结该用哪种模式,而是默认获得推理能力和智能体行为。”Mark Chen 强调,未来研究将更聚焦于智能体(agents)的发展,GPT-5 是这一方向的重要一步。

随着模型能力的提升,评估基准的瓶颈问题逐渐显现。OpenAI 研究员 Yaka Pohotsky 指出,沿用多年的评估指标已接近饱和,例如从 96% 提升到 98% 的边际效益有限。他坦言,传统的“预训练-泛化评估”模式难以适应强化学习等新方法带来的变化——模型虽能在特定领域展现专业能力,但未必等同于全面泛化能力。“我们正处于优秀评估方法的‘赤字’状态。”Yaka Pohotsky 认为,未来的评估重心应转向模型发现新事物的实际能力,例如在数学和编程竞赛中的表现,以及在有意义事物上的真实发现和推动。

在技术路径上,强化学习(RL)和编程被视为实现“自动化研究者”的关键驱动力。Yaka Pohotsky 解释,RL 与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成功结合,为 AI 研究提供了近乎无限的试验场。“预训练赋予模型对人类语言的理解,而 RL 则能在此环境中执行各种目标。”他强调,这种结合解决了过去环境构建的难题。与此同时,编程领域的突破也至关重要。Mark Chen 透露,新版 GPT-5 Codex 的目标是让推理模型的“原始智能”转化为真实世界编程中的实用工具,关注编码的“软性”层面,如代码风格、模型的积极性与懒惰程度等。

技术变革正在重塑编程的定义。Yaka Pohotsky 回忆,作为前编程竞赛选手,他曾抗拒使用工具,但 GPT-5 的最新能力让他改变看法——现在它能在 15 分钟内完成涉及 30 个文件的代码重构。Mark Chen 补充,对于年轻一代程序员而言,“氛围编程”(vibe coding)已成为默认方式,不借助 AI 编码反而显得奇怪。这种趋势可能很快延伸至研究领域,演变为“氛围研究”(vibe researching)。

在探讨优秀研究员的特质时,Yaka Pohotsky 认为“坚持”是核心。他指出,研究的本质是探索未知,需要研究者提出清晰假设,并在失败中学习。Mark Chen 补充,经验同样重要,通过阅读优秀论文、与同事交流,研究员能学会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既不太难,也不太简单。Yaka Pohotsky 强调,选择真正关心且认为重要的问题至关重要,许多他敬佩的研究者都勇于挑战“硬骨头”问题,并不断追问障碍所在。

在组织与文化建设方面,Mark Chen 认为 OpenAI 的优势在于其“基础研究”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激励团队成员在技术前沿创新,而非模仿。他透露,OpenAI 致力于吸引顶尖人才,并已建立深厚的人才储备。Yaka Pohotsky 表示,他们寻找的是曾在任何领域解决过难题的人,背景可能是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理论甚至金融。强大的技术基础、挑战宏大问题的雄心和毅力,是他们最为看重的品质。

为了保护基础研究,OpenAI 努力确保研究人员不受产品方向需求的干扰,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探索未来一到两年的重大问题。尽管公司内部存在多个研究方向,如扩散模型和代码推理,但长远来看,这些探索最终会汇集到“自动化研究者”这一核心目标上。Yaka Pohotsky 坦言,虽然长期目标清晰,但具体技术路径仍需探索和学习。

当被问及资源投向时,两位研究主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compute)。Jakub Pachocki 不认可“AI 领域将从算力约束转向数据约束”的观点,他认为从长期观察来看,“我们能做多少事就是计算力”。Mark Chen 也表示:“任何说这话的人都应该来我的岗位上待一个周末。没有人会说‘我有我需要的所有计算力’。”在他们看来,计算力的约束仍然是 AI 前沿研究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