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突破,AI服务器作为支撑大模型训练与行业应用的核心载体,正从数据中心向能源、交通、医疗等全领域渗透。然而,当单台AI服务器功耗突破2000瓦、算力需求达到每秒百亿亿次级别时,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已成为制约算力释放的关键因素。在这场技术变革中,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电感等被动元器件凭借其高可靠性、小体积特性,成为保障AI服务器稳定运行的“隐形基石”。国内三环集团、顺络电子、风华高科等八家A股上市公司正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争夺这一新兴市场的制高点。
从研发投入规模看,头部企业已形成明显梯队。三环集团以2.93亿元研发投入领跑行业,其研发团队规模达1877人,两项指标均居首位;顺络电子以2.77亿元投入和1354名研发人员紧随其后,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8.6%,为行业最高。风华高科以1.24亿元研发投入位列第三,研发团队1336人。麦捷科技、宏达电子等企业研发投入在5000万至8000万元区间,火炬电子、泰晶科技研发投入则低于3000万元,达利凯普以930万元投入暂居末位。值得注意的是,顺络电子、宏达电子的研发费用占比分别达8.6%和7.9%,显示出较高的技术转化效率。
技术突破方面,各企业正围绕AI服务器特殊需求展开差异化布局。三环集团针对MLCC用量较通用服务器激增80%的市场趋势,开发出0603-226、1210-475-100V等全系列高容产品,单台服务器搭载量达三四千颗。顺络电子在片式电感领域形成年交付超千亿只的规模优势,其新型钽电容产品凭借小体积、高比容特性,已进入SSD和AI服务器供应链。风华高科通过极限高容MLCC配方粉等技术突破,开发出100V-5000V中高压系列产品,相关产品通过AEC-Q200认证,可应用于服务器高压供电模块。
材料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焦点。麦捷科技完成非晶、纳米晶材料导入,设计出适用于大算力服务器的高效率电感产品,其射频滤波器技术已为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厂商提供AI电源管理方案。泰晶科技开发的312.5MHz差分输出温度补偿振荡器,实现超低相位噪声性能,可满足AI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严苛要求。达利凯普作为国内少数掌握射频微波MLCC全流程生产的企业,其产品通过多家5G通信厂商认证,获得更大规模业务拓展空间。
市场拓展层面,头部企业已形成初步客户体系。三环集团的小尺寸高容MLCC产品已批量供应AI服务器厂商;顺络电子的片式电感全球交付量持续攀升,钽电容产品进入高端服务器供应链;风华高科的中高压MLCC系列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和AI服务器领域实现双线突破。麦捷科技通过材料创新打开服务器电感市场,泰晶科技的振荡器产品获得数据中心客户认可,达利凯普的射频MLCC产品则通过5G通信厂商认证,形成跨领域应用格局。
在这场技术竞赛中,企业正通过“研发-材料-产品”的三级跳实现突破。三环集团、顺络电子凭借规模优势构建技术壁垒,风华高科、麦捷科技通过材料创新开辟新赛道,泰晶科技、达利凯普则聚焦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随着AI服务器向更高功耗、更小体积方向发展,被动元器件的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将持续提升,国内企业正通过持续投入抢占这一新兴市场的战略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