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美媒关注:合肥科技企业携手华为,摆脱美芯依赖实现AI领域自主发展

   时间:2025-09-28 11:35: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安徽省会合肥,一座常住人口超千万的城市正悄然成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标杆。这座距离上海高铁仅需两小时的城市,不仅拥有堪比美国东海岸城市群的经济辐射力——长江流域贡献了全国45%的经济总量,更孕育出多家在逆境中突围的科技企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此设立的科研基地,为本地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科大讯飞,这家早在2019年就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如今在语音识别领域已开发出媲美国际顶尖水平的大语言模型。尽管面临无法采购英伟达等美企芯片的困境,该公司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成功将华为昇腾芯片应用于AI训练系统。

在长江流域企业考察活动中,记者见证了这种新型合作模式的实践。科大讯飞展示的AI翻译系统负责人透露,通过与华为共建测试平台,企业不仅突破了技术封锁,更在系统优化层面取得突破。"我们正在探索芯片集群的协同运算方案,这比单纯提升单颗芯片性能更有效。"该负责人指着演示屏上的数据流解释道。

华为方面同步公布的战略显示,其正在开发将AI芯片组成超算集群的互联技术。这种"以系统设计弥补算力差距"的思路,已获得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的响应。据内部人士透露,阿里云近期也在测试基于国产芯片的混合计算架构,旨在降低对进口高端芯片的依赖。

长江经济带的产业集群效应在此过程中愈发凸显。从合肥的智能语音到武汉的光电子,再到重庆的半导体制造,11个省区市形成的创新走廊,正在重构全球科技产业链。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指出,这种区域协同创新模式使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速度提升了30%。

科大讯飞的案例折射出更深层的产业变革。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国产芯片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时,企业CTO表示:"我们接受现阶段的性能差异,但通过架构创新和生态共建,完全能实现功能替代。"这种务实态度背后,是中国科技界对技术自主权的坚定追求。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