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系列手机在首销当日便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据官方公布的数据,该系列开售仅5分钟,便创下了2025年国产手机全价位段新机“首销全天销量与销售额双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强劲竞争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高端市场的地位。
然而,在首销的辉煌背后,小米也遭遇了一些小插曲。首销前一天,小米17标准版因缺少16GB+1TB版本而遭到了用户的吐槽。原来,在发布会上,官方仅公布了8GB+256GB和12GB+512GB两个版本,而1TB容量已成为当下旗舰手机的“刚需”。面对用户的强烈诉求,小米迅速做出了反应。9月26日深夜,小米宣布为小米17标准版新增16GB+1TB版本,定价5299元,并将于10月5日正式开售。这一调整精准地踩中了用户的痛点,评论区也从“吐槽”转为“蹲开售”。
尽管首销权益较上代有所缩水,如砍掉了“电池保”,仅保留了365天“只换不修”、2年1次碎屏保以及Pro系列专属的2年1次背屏保,但不少用户仍希望官方能“补购电池保”。不过,目前官方尚未对此作出回应。
在小米17系列手机热销的同时,另一款备受瞩目的折叠屏新机也浮出了水面。9月27日,行业爆料称小米正在研发一款代号为“pecan”的折叠屏新机,型号“26023PN08C”已现身GSMA IMEI数据库,这被视为新机发布的“准信”。从爆料信息中,我们可以读出三大关键点。
首先,这款新机将被纳入小米的数字系列,命名为“小米17 Fold”。按照小米的编码规则,“PN”多用于主品牌数字系列,而MIXFold系列则惯用“PX”。这意味着新机将不再是“小众高端尝鲜品”,而是数字系列的“旗舰延伸”,将借助数字系列的用户基础,推动折叠屏手机的大众化。
其次,这款新机的发布时间将打破惯例,预计于2026年2月推出。以往小米折叠屏手机多在6月发布,而此次选择在2月推出,被行业分析认为是为了避开3-4月直板旗舰手机“扎堆发布”的红海期,借2月市场空窗期抢占先机,同时承接春节后的换机需求。
最后,这款新机的配置将拉满,对标顶级直板旗舰。它将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采用台积电N3P工艺,CPU性能提升20%、能效比提升35%,并支持硬件AI加速。在影像方面,它将配备2亿像素主摄(三星S5KHP5,带OIS)+5000万像素超广角(OV50M)+5000万像素辅助前置(OV50M)+1600万像素前置(OV16F),追上顶级直板旗舰的规格,打破“折叠屏影像妥协”的惯例。
这款新机将是小米时隔两年的大折叠回归之作。在2023-2024年期间,由于大折叠手机“高成本、低销量”,小米等厂商转而攻打小折叠市场。如今,随着铰链成本降低15%、柔性屏寿命翻倍(100万次→200万次),小米决定“两年磨一剑”,瞄准大折叠手机回暖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