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市场的当下,燃油车的智能体验长期被贴上“落后”标签。为打破这一固有认知,上汽大众于近日推出Pro家族2026款车型,通过深度技术革新与场景化功能优化,向市场证明燃油车同样能实现高阶智能驾驶与座舱交互。
此次升级的核心在于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的全面进化。该系统由上汽大众与卓驭科技历时七年联合研发,采用纯视觉技术路线,搭载800万像素惯导双目摄像头与高精度传感器,实现360°环境感知能力。其创新点在于无需额外硬件即可生成高密度点云,静态障碍物识别精度达到激光雷达的50倍,可精准捕捉高速路况中的施工锥桶、故障车辆等突发场景。系统通过双目增强OCC算法与端到端数据驱动模型,实时构建3D路况模型并动态调整策略——例如在遇到前方低速车辆时,能提前规划变道超车路径;面对施工区域时,可自动计算绕行轨迹并适时制动。
针对传统辅助驾驶系统“人机协作生硬”的痛点,Pro家族2026款首创“渐进式介入”机制。当驾驶员手动调整路线时,系统不会直接退出辅助模式,而是通过方向盘扭矩反馈确认意图后,动态优化行驶路径。在自主上下匝道场景中,系统提前2公里启动变道准备,依据弯道曲率自动调节车速与转向角度,覆盖全国99%以上曲率半径的匝道,全程无需驾驶员操作油门、刹车或方向盘。
智能座舱领域,上汽大众与百度深度合作,将文心+DeepSeek双AI大模型融入车载系统。语音助手支持单句五意图并行处理,用户可同时下达“调空调、开天窗、切音乐、设导航、调座椅”等指令。连续对话功能允许0-20秒内自由补充指令,减少重复唤醒步骤。Face ID智慧识别功能则通过车内摄像头自动同步驾驶员的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及音乐偏好等个性化设置,提升多驾驶员场景下的使用效率。
在车机互联生态构建上,Pro家族2026款支持Apple CarPlay、华为HiCar、百度CarLife三大主流系统,兼容全品牌手机投屏。数字钥匙功能实现无感解锁与钥匙分享,远程控车系统可提前启动空调或预热发动机。更值得关注的是,上汽大众年内已为燃油车用户推送11次OTA升级,覆盖160万车次,年底前计划完成16次升级,持续优化语音响应速度、新增车控功能,避免车辆“交付即过时”的尴尬。
技术落地的背后,是上汽大众对燃油车智能化难题的系统性突破。针对燃油发动机动力响应特性,研发团队开发非线性优化控制算法,历经1400天调校与超十万公里实测,消除辅助驾驶中的顿挫感。为解决高算力域控制器的散热问题,采用风冷+结构优化的复合方案,确保-40℃至105℃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运行。通讯协议层面,联合供应商打通全链路适配,使智能功能从实验室走向量产。
可靠性验证方面,IQ.Pilot系统通过大众集团A-SPICE CL2认证,完成502项超国标测试,包括-40℃低温启动、105℃高温连续运行1000小时及5.4万次启停循环。硬件层面优化300余项参数,实现极限温度下零丢帧运行;电磁兼容性通过国际双认证,在200V/m强电磁场中保持信号稳定。这些测试数据为智能化功能的长期可靠性提供了技术背书。
随着Pro家族2026款的上市,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智能体验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上汽大众“油电同智”战略的推进,不仅满足了传统燃油用户对智能化的需求,更通过可靠的技术方案与持续迭代能力,为行业树立了燃油车智能化升级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