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加速进化生态大会”上,加速进化公司正式发布了面向开发者的入门级具身智能硬件平台——Booster K1。这款产品推出极客版、教育版和专业版三个版本,均配备22个自由度关节,算力范围覆盖48 TOPS至200 TOPS,可满足个人开发、教学科研及前沿算法部署等多样化需求。首批100台极客版以2.99万元限时价格发售,引发行业关注。
Booster K1机身高度95厘米,重量约19.5公斤,具备“装进行李箱、登机托运”的便携性。产品通过连续30小时、500N级别撞击测试及超100小时真机运行验证,展现出“皮实耐用”的特性。加速进化创始人程昊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极客版定价采用让利策略,旨在降低开发者技术探索的门槛,推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
针对市场上已有万元级人形机器人产品的竞争态势,程昊认为,当前具身智能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不同企业的定价策略源于品牌定位、产品定义和生产能力的差异。“就像电脑、手机和汽车行业,未来机器人产品形态和价格体系将呈现多元化,这对行业发展是积极信号。”他同时指出,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真正面向消费级的产品。
副总裁赵维晨透露,2.99万元的定价已实现盈利,但公司更重视通过高质价比产品建立行业生态。前期聚焦教育、赛事等客户群体,通过口碑传播形成规模效应,逐步降低成本拓展盈利空间。“当前首要任务是构建开发者生态和产业生态,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采访中,两位高管多次强调交付能力的重要性。程昊指出,行业客户需求旺盛,但现有产品普遍存在交付周期长的问题,部分大额订单甚至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完成。“目前交付环节尚未形成激烈竞争,核心矛盾在于供需不匹配。”他表示,加速进化坚持“单台交付”原则,在产能提升后才推进批量交付,这种策略已获得客户认可——许多客户从单台采购逐步扩展至十台规模。
据公开数据,加速进化已向全球200余家客户交付700余台机器人,覆盖20多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海外市场占比超过50%。大会现场签约订单突破千台,显示出市场对产品的强烈需求。
程昊将人形机器人发展类比人类成长过程:“先完善运动能力,再逐步提升认知水平。”他坦言,当前工业场景的高难度作业和家庭场景的复杂家务仍是巨大挑战,需要海量数据和优质模型支撑认知发展。基于此,加速进化明确聚焦硬件工具、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领域,通过搭建开放平台吸引开发者共同推动技术落地。
作为生态建设核心载体,Booster K1承载着“教、学、练、赛、用”的闭环生态愿景。大会发布的“百城万校”计划显示,未来三年将与1000余所高校、2000余所职业院校及7000余所中小学开展课程合作,构建全学段教育体系。赛事解决方案方面,公司提供专属开发工具和仿真平台,支持无真机环境下的算法训练和策略验证。通过开源3v3 K1专属算法框架,高中生也能参与世界级机器人赛事,进一步降低技术参与门槛。
开发者生态建设方面,Booster K1提供API接口、开源应用框架及交互友好的操作端APP,并发布Booster Agent应用生态平台。该平台支持无代码开发模式,用户可通过拖拽操作和示教学习快速赋予机器人新技能。赵维晨补充道,在家庭场景应用上,未来1-2年机器人将主要提供情绪陪伴价值,随着成本下降和功能完善,产品价格有望在两三年内更具亲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