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追溯历史:探秘开封、郑州、洛阳三地首辆汽车的诞生故事

   时间:2025-10-28 09:40:2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庆长假期间,河南的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市成为旅游热门地,而这三座城市在汽车工业史上同样具有重要地位。作为河南的代表城市,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更在汽车制造领域书写了独特篇章。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进这三座城市的汽车工业起点,探寻它们生产的第一辆汽车背后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开封的汽车工业曾一度领先。1964年10月1日,为庆祝建国15周年,开封研制出首辆汽车——“开一型”。这辆车的车头部分采用了苏式嘎斯汽车的设计,驾驶室与车厢分离,车厢设有四个窗户,可容纳五排乘客,并配备上下车门和行李架。从历史照片中可以看到,这辆汽车停放在龙亭前,背景中的龙亭是当时开封最高的建筑。尽管生产企业的具体信息已难以考证,但“开一型”无疑标志着开封汽车工业的起步。

郑州的汽车工业则始于1963年。当年3月,以原郑州轻工机械厂为基础,“河南省交通厅郑州汽车修配厂”在管城区成立,承担全省客车修理和部分汽车配件生产任务。同年12月,该厂成功试制出河南省首辆长途客车——JT660。这辆车的诞生,不仅填补了河南在长途客车制造领域的空白,更成为河南省自主制造的第一辆汽车,具有里程碑意义。

洛阳的汽车工业则与军事需求紧密相连。1966年8月1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成功试制出“东方红665”越野载重汽车。这款车的诞生,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越野载重汽车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解放军炮兵部队的重型火炮牵引车存在性能落后、依赖进口等问题,难以满足战备需求。1966年初,国家计委和八机部指示一拖设计生产轮式五吨级越野载重汽车。一拖迅速行动,在原停建的第二铸铁厂基础上改建汽车厂,并于当年7月装出3台发动机,8月16日便试制出第一台样车。

“东方红665”采用了当时先进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转向灵活;驱动桥配备气动操纵的牙嵌式强制差速锁,提升了泥泞路面的通行能力;还首次在国产汽车上采用双片干式液压传动离合器(带气动力装置)和带暖风的长头型整体驾驶室。风冷技术的应用使其能适应高温、低温、沙漠、沼泽等恶劣环境,避免了寒区冷却液冻结、热区水箱“开锅”等问题。样车完成北京、郑州、洛阳嵩县等地的1万公里性能试验和1.5万公里可靠性试验后,于1970年开始批量生产。

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东方红665”作为152毫米加榴炮牵引车参战,表现出色。它不仅填补了我国越野载重汽车生产的空白,还实现了小批量出口,部分性能可与国外同类车型媲美,个别指标甚至更优,为我国后续军用汽车及相关工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如今,郑州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而开封和洛阳的汽车工业历史,则成为河南汽车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