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于今日圆满收官。作为亚洲规模首屈一指的农机行业盛会,本届展会以智慧农机为核心亮点,吸引了25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农业装备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在展区现场,一款国产联合收割机成为焦点。这款设备以每小时30至50亩的作业效率,跻身国内喂入量最大机型行列。其配备的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调整收割参数,有效减少谷物损失率。据技术人员介绍,该机型通过优化动力传输路径,使能耗较传统设备降低15%,特别适用于大规模农田作业。
新能源装备展区同样亮点纷呈。一款专为牧场设计的纯电动拖拉机引发关注,其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低于65分贝,避免惊扰对声音敏感的奶牛群体。该机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单次充电可满足8小时连续作业需求,运维成本较柴油机型减少80%。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动力系统已升级至第三代,通过动力换挡技术实现无级变速,驾驶员无需频繁操作离合器,显著提升作业舒适度。
智能装备领域,一台搭载AI视觉系统的激光除草机器人吸引众多专业观众。该设备通过多光谱摄像头实时扫描农田,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精准区分作物与杂草。其配备的32个激光发射模块,每个单元每小时可清除1万株杂草,且全程无化学污染。研发团队透露,该技术已通过有机农业认证,特别适用于高端蔬菜种植基地。
在零部件展区,各类精密组件同样引人注目。从高强度耐磨耕刀到低摩擦系数轴承,数百种核心部件展示了中国农机制造的工艺突破。某参展商展示的复合材料齿轮,通过纳米涂层技术将使用寿命延长至传统产品的3倍,有效降低整机维护频率。
本次展会累计接待专业观众20万人次,其中包括来自107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海外展团数量较上届增长23%,涵盖东南亚、中东及拉美等新兴市场。多家企业现场签署出口协议,涉及智能播种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高端产品,标志着中国农机"出海"进入新阶段。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负责人指出,展会功能已从单纯的产品展示升级为产业创新平台。数据显示,近三年参展企业推出的智能化产品占比从38%提升至67%,绿色动力装备市场份额扩大至45%。这种转型正推动中国农机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为全球农业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












